菲菲文学网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范文(精选13篇)

【简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村经济读书报告范文(共13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会飞的牛”投稿本文!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范文

篇1:江村经济读书心得

全书正文一共十六章,四篇附录和一篇序言,接下来将对正文十六章的内容做简单的自我认识和总结。

第一章前沿和第二章调查区域,主要陈述作者写作全书的目的以及选择调查区域的原因、调查区域的地理、经济、人口及土地背景。中国农村在当时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3],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过程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简单的转渡过程,而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了解,将会引导这种社会制度变迁趋于期望的结果,这也是当时中国青年学生爱国救国的一种尝试。至于选择开弦弓村作为调查区域,是因为此村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蚕丝业中心之一,农业较为发达,具有完善的水路交通网,同时,作者本是当地人,语言具有优势,且有其亲人帮助,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工作效率较高。

第三章到第六章从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及户与村的角度描写了开弦弓村的社会背景。家庭这个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规模一方面受到“分家”的力量削弱,另一方面又受到父母和子女相互依存合力的增强,在此平衡力量下,中国农村家庭人数大约在4-6人之间。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重要,夫妻间的关系次之。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后代,子女是家庭“香火”绵续的载体,也是父母年老后的生活保障。由于拥有土地面积的有限,生产能力的约束,为了预防贫困,存在溺婴、流产等人口控制现象,杀害女婴更为经常,家产较大的家庭则不受限制的有更多子女。父母与婴儿的关系受到迷信的影响,表现为,对孩子的珍爱被刻意小心地掩藏起来。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较为密切,父亲则是严厉家法执行者。在孩子的教育上,家庭居于主导,学校教育由于与经济活动不相适应,辍学率较高,文化知识及训练不能显示对社区生活有所帮助。婚姻大事并不是由青年男女自己决定,而是完全服从父母的安排,通常在孩子6-7岁时便已安排好。婚姻选择要通过中间媒人,并要经过算命先生生辰八字的配对,通常男方家庭可以在多个女方家庭中进行选择,以确定合适的未来儿媳。儿媳必须要具备两个主要的智能,一是绵续家世,二是对家中经济有所贡献,她在夫家的地位往往会因为生的男孩而提高。妻子必须对丈夫十分恭顺,还要处理好与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的关系,婆婆和媳妇子间的家庭纠纷则经常发生,“夫妻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父母与儿女关系中的干扰因素。”[4]如果纠纷较严重,儿媳妇可能被休弃,但媳妇无权提出离婚。为解决媳妇给家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小部分的表亲联姻成了一种重要的婚姻形式,因联姻形式不同,产生两种地位不同的类别,即“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由于经济萧条的原因,“小媳妇”制度,即“童养媳”在作者调查的近十年里数目增加,但传统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

关于财产,开弦弓村将其分为四类,即“无专属的财产”、村产、扩大的亲属群体财产和家产。家产中重要的财产是土地,处理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家长手中,家庭成员有自己部分的个人财产,绝大部分是消费物品,卧室虽为私用,但不损害家长对房屋的最终处理权,家庭里的日常开支由公共财源支付,就从产权的使用和控制来看,家长确有很大的权威。分家财产传递的一个重要步骤之一,“不论是土地或房屋均为单系继承。女儿无继承权。”[5],女儿在嫁出以后将无权使用娘家的财产,年老的父母将会把保留的不动产传给儿子。继承与继嗣是两代人关于财产传递和赡养老人义务的关系纽带。财产的继承按继嗣系统进行,如果一对夫妻没有孩子或只有女儿没儿子,他们可以领养一个男孩,或是要求女儿的未婚夫的父母允许他们的女儿为他们传嗣,或是可以领养一个女婿。赡养老人的在子女对家庭的贡献超出他们自己的消费时开始,当儿子有了独立地位时,赡养义务更加明显。

亲属关系是联系家庭成员的基本纽带。在父系亲属关系方面,“五代以内同一祖宗的所有父系后代及其妻,属于一个亲属关系集团称为‘族’,相互间称‘祖宗门中’”[6],族的成员资格是家,不是单系的亲属关系,妇女在出嫁后就不再是其父亲那个族的成员。族重要的功能是控制婚姻,它是外婚制单位,“同姓,非同族的人可以结婚”[7]。母系亲属方面,其亲属关系不超过舅家和姨家的群体范围,舅姨家的亲属不属于此关系范围。此外,名义上的收养制度中,也象征地使用亲属关系称谓来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来源与亲属关系亲属关系相类似”[8]。

家是社会中亲属关系的连接,户则是地域性的纽带。作者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家“并不一定是一个有效的劳动单位”[9],“参加部分共同经济活动的人不一定被看做是家的成员”,采用“户”这个名词来代表这种基本的地域性群体。一个人加入到一个家庭里,但不是家庭的成员,主要有三种形式:客人、学徒及雇佣工。家里的成员在外工作,暂时不在家,不能算作户的成员[10]。扩大的组户联合群体便是邻里(10户),他们日常有着亲民的接触并相互帮助,组合的群体聚合形成较大的地域群体便是村庄。村庄由村政府来组织管理,日常活动的执行者便是村长,他的职务不是世袭而来,需要有资望的人胜任,其法定地位也不是必不可少。在作者调查期间,村正在推行保甲制,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在一个保甲内,人与人之间互相担保,相互检查监督,以此来加强行政管理。作者对此提出质疑,“事实上的地域群体早已行使的传统智能,能否被这种专横地创造出来的保甲所接待”,认为“中国政治结合的过程中,用一个合理的和统一的结构来代替参差不齐的传统结构,看起来比较理想”[11]。

第七章开始,作者开始研究村里的经济生活,从消费与生产系统的分析引导至流通系统。消费上,村里居民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文化的控制。节俭受到鼓励,在生产能力受到损害时,知足和节俭具有实际价值。但在婚丧礼仪上,节俭思想就烟消云散了。在本章作者具体还介绍了农村生活中的运输、衣着、营养、娱乐礼仪开支及生活的最低开支,根据作者的统计分析,居民一年里最低的生活开支约为263元。

第八章介绍的是村里的职业分化,村里一共有四种职业:农业,专门职业,渔业,无业。但这些职业类别并不是互相排次的。村里76%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仅7%的从事手工业和服务业,从事某种手艺或经商的人基本上都是外来的无土地的人。

第九章劳作日程。农业中劳作日程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从功能的角度具体介绍了开弦弓村各种农活的日程,由于阴历不能有效的推算农作物生长期,“农民用传统的节气来记忆、预计安排他们的农活。”[12]而阴历则用于“记忆动感情的事件及接洽实际事务等场合”[13]。

第十章农业,作者对农业的分析从农业的物质基础即农田安排开始。开弦弓村的农田主要种植的是水稻、油菜籽和小麦。庄稼的土地被分割为若干的农田,由于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而水稻的种植与水利管理密切相关,由于小块的农田归属于不同的土地所有者,导致水利管理的不便以及耕种者之间的矛盾。种稻是农业中的主要活动,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翻地、耙地、平地、然后是灌溉[14]。这些工作都由人力完成。这些农业种植知识、技术来源于农民长期的经验积累,是利用自热达到所需目的的体现,对于无法控制的自然现象,例如蝗灾、雨灾,农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巫术,“巫术不是自发的个人的行动,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制度”[15],“只要巫术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一些有用的作用,尽管政府发出多少命令和阐述很多理由,它仍然会存在的。在理论上,从把巫术当做一种假科学,并认为它对科学发展是一种障碍,转变到承认它的实际作用,对于处理这个问题采取实际态度方面,能给以一些启示。”[16]有效的方法是用科学解决农民的切实需要,这样巫术自然消失。

农业劳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农户,但并非农户的所有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一户的男子之间的农田劳作没有特殊的分工,每个人都做同样的工作。妇女完全不参加农业劳动,主要从事缫丝。农村丝业衰落,导致农村妇女闲暇时间的增多,妇女人口从农村向城镇流动。在水利安排上,同一墐的农户是命运共同体,水的调节实行集体责任制,但也正是由于集体负责制度,使得新式水泵的运用受到阻碍。

第十章介绍土地的占有。湖泊、河流及道路属于村里共同享有,村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但使用该权利的时候不得阻碍他人享有此权利。村外的他人不得享有村里公有的权利。对于农田的所有权,作者根据当地土地占有理论即田面和田底所有,将其分为三类:不在地主(占有田底不占有田面)、完全所有(田底和田面都占有)、佃农(占有田面不占有田底)。田底的占有者需要支付土地税,是持土地所有权的人,登记于政府名册。田面的占有是对田的使用权的享有。田面占有者可以将田租给别人,也可以雇人为自己种地。因此,实际的耕作者、田面所有者及田底所有者是不同的。不同的主体对土地产品有一定的权利,田底所有者可以获得地租,田面所有者可以获得承租人的租金,雇工可以从雇主的到报酬。

田面所有者通常属于家这个群体[17]。当家里的劳动力不足时便产生了雇农制度。从事雇工的有长工和短工,长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不拥有生产工具,偶尔有锄头,短工通产有自己的土地,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才会受雇[18]。这种小土地的出租制度是有限的,出租土地大多是因为家里的劳动力不足,且与佃租是大不相同的。

土地对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用之不尽性质给农民相对的保障,同时土地在家庭继承财产中有特殊的价值。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对土地有特殊的感情,非经济价值使得土地的交易复杂化。佃农保持着田面的所有权,这种权利不受田底所有者的干涉,不在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纯属金融关系,这种关系反映的是城镇田底所有者对乡村进行投资。城镇市场中的土地价值与土地真实的价值产别很大,土地的市场价值不包含田面的价值,土地的真实价值寓于佃户的交租能力。田底所有权可以像买卖债券和股票一样在市场上出售,但田面所有权的交易则较为复杂,只有在生活迫不得已时,佃农才会出卖自己的土地。

土地所有者对自己权利唯一关心的问题是租金,但在收租上很少采用直接收租方式,因为直接收租的成本较高,效率较差。地主往往是通过中间的代理手收租人来收租,大地地主建立自己的收租所,被称为“局”,这个机构事实上是一种半政治机构。佃户实际上并不关心谁是地主,只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局”。传统的承租关系有道德上的约束,承租人交租被认为是道义上的责任,相比于监禁,道义上的约束对这种承租制度的维护所起的作用更大。随着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承租双方的关系变得不协调,冲突加剧。不在地主的存在依赖于城乡金融关系的融合,农田田底所有权在城镇人手里,田面权在农村,这是开弦弓村目前主要的土地所有权形式。在土地的分配上,土地权利的继承使得土地变得更为分散,分散狭窄的土地不利于畜力使用,妨碍了其他集体耕作方式,这也是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首要原因[19]。

第十二章蚕丝业。蚕丝业是开弦弓村的第二收入来源,蚕丝业的变革受到两股力量的制约,一是促使变革的外界力量,二是承受变化的传统的力量。通过分析村民的农业收入与支出情况,单靠农业是不能维持生活的。由于受到国际生丝市场的影响(价格下降),传统的生产技术不能平衡家庭预算,引进新的工业成为必然的选择,技术学校在此成为传播工业技术的中心,但学校只是一种潜在的量,如何把这种潜在的力量变为现实就需要当地领导人发挥作用。作者从蚕种开始具体介绍了养蚕这一过程的改革计划,并对缫丝过程中传统方法与现代工艺技术做了比较,认为合作工厂替代家庭手工业是由于技术因素决定的。合作工厂的所有权归属于合作社成员,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全体大会,开办工厂的经费由每个社员负担,但资金基础主要靠政府的信贷,不是靠人民的投资,原料、劳力、由社员提供,技术来自蚕业学校。蚕丝的质量和价格的不匹配导致了工厂资金的缺乏,影响给社员的年利及股金缴纳的积极性。工业技术替代传统手工业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问题,大量的女青年流被吸引到城里,家庭手工业的衰落促使妇女劳动力在农村形成市场。

妇女经济地位的提升,对其家庭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女孩传统的经济地位依附于父亲或丈夫,随着其能够自己挣钱,家中的经济关系逐渐得到改变。同时,挣钱的人从家庭成员中分离出来,对亲属关系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亲属关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随着工业的变化得到调整。[20]

第十三章介绍养羊与贩卖。养羊和贩卖是家庭收入的其他来源。贩卖在村民看来实际上是出卖自己的劳务,产品并非自己生产,主要靠船在乡镇间流通。养羊的兴起是由于市场上羊胎和羊羔的需求。由于土地的有限和羊粪的价值,羊主要是圈养,割草主要由孩子负责,但这样产生一个问题,在人们的眼里文化教育的价值,还不如孩子们割草直接为家庭收入作出的贡献大。[21]养羊需要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家庭可以采取“分羊”的方式,将别人的羊饲养,以获得小羊和羊粪。

第十四章从家庭的内部交换、内外购销、小贩、零售店、以及购买代理人和销售代理人、贸易区域和集镇等角度介绍了开弦弓村的贸易情况。生产的专业化产生分工,在亲属群体中也不例外,但亲属群体间的交换要素模糊不清。权利与义务,贡献与享受通过群体固有的制度约束来实现。但群体间的相互义务、赠送并不能使农户获得生活中所有的必须品,还需要广泛的流通系统。购销作为重要的交换方式,与职业化分工有紧密的联系,由于村里职业化分工程度小,导致村里内部的市场狭窄,农户与外界的交换主要通过小贩、零售店及航船来进行。

小贩大多来自其他村落,可以是固定的或不固定的。由于贩卖双方对价格没有严格的概念及没有直接的竞争者,在贩卖过程中买者在付完钱后会多拿一些货物,贩卖者获得必要的成本和利润后,也不会高报价格。小贩的货物有自己制作的也有购买的,贩卖货物的不同导致小贩贩卖的形式和消费者购买的形式也不同。缝纫和梳妆用品、糖果村里重要的固定小贩,前者与消费者的个人喜好相关,少有替购,后者的贩卖过程中往往发生戏剧化的家庭场面。零售店与小贩相比,货物种类要丰富一些,主要出售香烟、火柴、糖果、纸张、蜡烛、钱纸、带有宗教色彩的物品、药物、及肉类等,零售店存货的多少根据销售情况而定。

航船是消费者和购买者的代理人,作为消费者的购买代理,航船主是不收取任何费用,唯一的好处可能会得到城里店铺送的礼物,但这并不能维持日常生活,这导致了在交换方面航船处于主要的地位,小贩和零售店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形成存在。航船主主要的收入来源与生产者的销售代理,以销售蚕丝为例,其收取4%的佣金。航船这个职业对航船主的要求较高,不仅每天有规律的继续下去,而且航船主要有清晰的头脑和记忆力,能够在不记账的情况下记住各种口头的购买委托,同时还需要掌握商业上的知识和习惯。村里的丝和羊完全是用于销售的,大米部分销售,部分消费。丝的价格波动刺激了技术改革。大米价格的波动不影响其产量,产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地大小、生产技术及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不能随着市场的需求作出灵活的反应,变化也是缓慢的,职业的改变比改革现有作业更为困难,农村居民只有离开农村才能改变他们的职业。[22]

第十五章介绍资金,主要从信贷的角度介绍了开弦弓村的信贷产生的原因及信贷机构。货物,劳务或现金不能及时偿还便产生了信贷,信贷只有对贷方有利时才能被接受。广义上的信贷包括相互间的义务、赠礼等,这些信贷偿还需要固有的互惠原则来保障。农村信贷中对于贷款的用途往往很笼统,不加区分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消费。信贷产生的条件是一方面有积蓄,另一方面亏空。开弦弓村居民亏空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礼节性的开支并不减少,相反,在礼节性的开支上,炫耀财富的思想替代了勤俭节约。

村里的借贷系统主要通过互助会实现。互助会通常是由某人的需要经济援助而发起组成的,核心总是亲属关系群体,亲属关系广的人得到的帮助机会也比较多[23]。互助会有三种形式,摇会、徽会及广东票会,摇会的管理办法比较复杂,但优点也较多。徽会由安徽传入,办法较为简单。广东票会来源用户广东,由于该种方式的赌博性较强,在村里不很普遍。

航船在村民和城镇之间还扮演者信贷代理人的角色,这种信贷主要是借米。航船主代表他的顾客向米行借米,并保证在新米上市后归还。农村资金的贫乏主要通过高利贷的形式贷款,尽管政府成立了信贷合作社,但由于管理失效导致失败。高利贷虽然是非法的制度,在农村资金紧缺时是农户没有办法的选择,城镇与农村之间缺乏较好的金融组织使得高利贷得以存在。高利贷的一个严重恶行便是,在农户无法偿还债务时,以暴力的形式收取其贷款,可能强行获得农户的田底所有权、将家庭人员做抵押,甚至剥夺了债务人的生命。作者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地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来”[24]。

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这一章也是作者写作的落脚点,即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在开弦弓村,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农民的问题在于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起义便发生。解决的办法不是紧缩农民的开支,根本在于恢复农村企业,中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乡村手工业,寻找工业发展的道路是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措施。

篇2:江村经济读书心得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1936年根据在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资料所写的博士毕业论文。此文作为博士毕业论文,主要是人类学研究在开明国家“一个公民对自己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的探索,是人类学发展的重大突破。从内容看,描述的是中国农民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论文对研究我国农村经济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对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费孝通先生意在揭露这个微型社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过程,他发现“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1]他提出“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2],费孝通先生将自己一生的学术作为总结为四个字,即“志在富民”,通过对农村社会的实地调查,发现和分析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村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80多年过去,现在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发展问题成为了基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还是收入。今日再新读《江村经济》,书中所散发的思想对认识和思考当今中国的农村问题依然有重要意义,正如先生所言,对当下农村社会的观察是对认识中国农村社会的过去和未来的一种重要补充。

篇3:江村经济读书心得

在读江村经济这本书之前,我担心自己读不懂,人类学或社会学的专业名词对于我很陌生。没想到刚读到布·马林诺斯基先生所作的序,顿时觉得人类学是超级有趣的学科。他在序中带引号的内容我都读的很尽兴。例如这句话,“但我的自白无疑是真实的,我说过:‘人类学,至少对我来说是对我们过分标准化的文化的一种罗曼蒂克式的逃避’”,过分标准化、文化、罗曼蒂克和逃避这几个词,构成了这位先生对于人类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看法。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人类学的起源并不光彩,它是殖民主义的伴随产物。后来,我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看到人类学起源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学是源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美学者对现代西方技术文明之外的社会的研究,这种社会被称为“野蛮的”、“原始的”、“部落的”、“传说的”、“有文字前的”社会。但是,当前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现代社会内部包括都市人类学,试图概括人类行为的普遍问题,并对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描述’。这是我对人类学的概念与起源的大致了解。

但是马林诺斯基先生说到的这几个词语,我只能明白一部分或者是一小部分模糊的含义,例如人类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过于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但人类学的本质需要做到客观,比较矛盾但并不意外,可能等日后我接着读这方面的著作应该会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个时候再读《江村经济》又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文字内容。

读完序以及前言,我知道了《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根据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而成,它不仅是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著作,深入分析了该村在19世纪40年代的生产、消费和分配等问题,从社会的各个层面来看中国,而且它也对于研究很多学科或者文化有相当大的启示。我每读完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先生虽然写的是开弦弓村,但是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同时代的中国广大农村可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另外,对于我们了解现在的中国的农村也有相当大的帮助。

我总觉得中国的农村在这80年左右的年头中变化其实并不太大,仍然存在着很多与当时开弦弓村相似的状况或者问题,所以读《江村经济》对于了解我自己所在的家乡的情况,也大有裨益。虽然我从小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小镇-沙洋县的沙洋镇,但实际上我对于家乡的认知很浅薄。对于一个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读完这本书,我认识到自己可能并没有真正地热爱或者试图去了解家乡,平时也很少会想要真正地透彻地去分析某种事物,更少地去思考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

费先生以严密的逻辑,以及平实朴素的文字,轻易地将我带进了他所描述的开弦弓村,很自然地去了解这个村庄的户与村,村民的生活、嫁娶、娱乐、鬼神、职业、劳作以及农业的情况。在当时的小农经济与外来的资本主义力量的角逐下,开弦弓村的蚕丝业这一行业由盛转衰,农民们从依靠土地和蚕丝业转变为不得不采取养羊与贩卖的措施来维持生活。工业革命的m.i1766.com兴起和小农经济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再加上内技术水平的落后,进一步导致农民在蚕丝业的收入严重减少,大部分村民只能采取冬天存粮贩卖及夏天外出借粮的措施,最后高利贷的出现,农民需要赔付大量的本金和高额的利息,使得农民的生活状况相当凄惨,最后他们起来斗争反抗。《江村经济》这本书将这一系列过程描述的很详尽,并在最后仔细分析了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实质与核心。

这本书费先生调查所采用的方法论为田野调查,从小的着眼点开弦弓村出发,纵观整个乡土社会,由浅至深、层层剖析中国的农村问题。田野调查-对于我此次想调研的小城镇与互联网的相关性很有帮助,我能够搜集大量的较为客观的一手资料,能够发现互联网在城镇的实际的使用情况与程度,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发现互联网在该地的潜力与瓶颈,从而能够优化互联网在乡镇的资源配置,从而能为当地带来好的影响:例如居民能够提高他们的媒介素质,政府出台更有力的互联网政策,企业能够进一步发展有关于乡镇网络技术方面。另外,关于人群多样化,我准备采访各种职业、年龄、地区、民族、性别等的居民,我准备采用问卷或者深度访谈,这样采访的内容更加客观与真实。《江村经济》给了我关于田野调查的很多启发,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

这本书让我真心喜爱上了人类学,这对于我而言是一段有趣的也有很大收获的经历。它不仅对于我认识我国的乡土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和田野调查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我相信这本书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于我以后的临床或者科研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由于我个人的见识和经历的限制,我无法对这本书有深刻的见解,这篇读书笔记也较为浅显,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坚信,这本书将成为我书柜中时常翻阅的一本。相信随着我知识水平以及个人阅历的增加,再读这本书,我对于乡土社会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入。我很欣喜,通过此次阅读《江村经济》,开启了自己了解人类学的兴趣大门。同时我更知道,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篇4: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字

《江村经济》应该是我近年来一口气(三天)读完的寥寥无几的一本书。读完后,我用碳素笔在笔记本上认真地把目次用心抄写了一遍,把我自认为的经典句或段落敲出来做成专门文档。

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而备忘日后查阅。如果那样的话,我完全可以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网购一本。无论是在抄写还是打字的过程中,我都可以随着心的感受和思维随时调整速度,或快或慢或稍作停滞,直至激发出让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中豁然开朗并手舞足蹈的可遇不可求的灵感。

灵感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不可多得的催化剂。

不久前,珊珊在个人公众号里更新了她读《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的读后感,我跟了贴:“一本书,只是读过不是读,提笔写出读后心得,就提升了读的档次,也会把对书的记忆延续得更长久些。”

从《江村经济》开始,“即使生活就是一地鸡毛,也要把它染成彩虹色。”

一、《江村经济》简介

伦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布﹒马林诺夫斯基在《序》里写到:“我敢于预言费孝通博士的《中国农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让我们注意到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国家。作者并不是一个外来人,在异国的土地上猎奇而写作的;本书的内容包含着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观察的结果。”

“此书虽然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然而它并不满足于复述静止的过去。它有意识地抓住现代生活最难以理解的一面,即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

“他充分认识到,要正确解决实际困难,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费博士看到了科学的价值在于真正为人类服务。对此,科学确实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真理能够解决问题,因为真理不是别的而是人对真正的事实和力量的实事求是。当学者被迫以事实和信念去迎合一个权威的教义的需要时,科学便被出卖了。”

“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

费孝通先生在前言开篇写到:“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在第7章《生活》开篇写到:“对村子的地理情况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综合调查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人们的经济生活了。”

江村(开弦弓村)是《江村经济》的研究对象,“经济(农村经济)”是《江村经济》的核心概念或者主题词,“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经济生活”是《江村经济》的3条主线或者3大板块,也是作者认为最能体现江村经济真实状况、决定江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

二、对《江村经济》的自我认知

(一)“一个站在饥饿边缘上的村庄对谁都没有好处”,不仅强调了农村经济与农民命运之间直接的因果联系,而且回答了《江村经济》为何将农村经济确定为写作的主题词,同时也确认了中国农村脱贫始终在路上,并非一个历史阶段的专属。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也成为从上到下的重要政治任务,几乎每一个公职人员都肩负着属于自己的一项扶贫任务。但作为一种现象来讲,农民贫困问题历来久远,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变革的终极目的也都是为了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

《江村经济》虽然是关于抗战初期江南农民贫困的真实描述,但描述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对这一现象的普遍关注和有效思考。读后感www.simayi.net这个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处于发展的底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个站在饥饿边缘上的村庄对谁都没有好处”,改变农民的命运是世代中国人永不言弃的使命和责任。只有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农民才能彻底告别贫困,也才是我们对于农民最大的尊重。

(二)真正学者、大家不会动辄霸气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不会在行文中刻意制造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娓娓道来,就像在倾听一个美丽故事,放松了读者的心情,放飞了读者的思维。

费先生的写作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济背景的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但对自我观念的论证是开弦弓村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他多次在书中强调,社会学的功能就是如实描述,也确实没有分析和评论,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作者意向的表达。

拿到这本书时,我只是单纯地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下调研报告的正确写作方法。但读完后,我认为自己获得了很大的知识信息量。比如,从文化角度看,对中国江南村庄的结构、风俗、理念等有了相对全面地了解。

(三)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是对职业道德的自觉遵守

“道”与“境界”是一致的,“悟道”就是追求境界的过程。有境界的人,做事情不需要外界压力和强迫,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不分时空所限。

《江村经济》就体现了费先生高尚的学术情操和学术道德。

一是自觉遵守规则。“术业有专攻”,反复强调社会科学的功能。“正当了解当前存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这种变迁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社会科学的功能就在于此。”

“如果要组织有效果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情况有细致的阐述,而这种阐述需要对社会制度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且要同它们意欲满足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也要同它们的运转所依赖的其他制度联系起来分析。这就是社会科学者的工作。所以社会科学应该在指导文化变迁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他说:“对形势或情况的不准确的阐述或分析,不论是由于故意的过错或出于无知,对这个群体都是有害的,它可能导致令人失望的后果。”常识性判断也要以可靠知识为依据等。

三是研究的自我肯定。“对这样一个小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单位。但是,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的比较材料。就这就获得真正科学结论的最可靠的方法。”

篇5: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一书描述了江苏吴县开弦弓村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关系,因此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读完这本著作,激起了我许多对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思考,再参看一些相关文章,又感到自己的思考稚嫩得很。但我仍将主要从这部书的方法论入手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不同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皆能从《江村经济》一书中读出许多建设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书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贡献、在人类学方法上的突破、对今天农村研究和农村改革的启发等等。许多参考文章一致认同一点:《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用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实践。我认为,在方法论上,社会学和人类学历来有相互交流的传统。英国人类学功能学派两位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都承认受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影响。当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和马氏的功能主义传播到美国之后,被美国本土社会学家运用进行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尤其是前者,受到美国本土社会学家重视和发扬,后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结构功能主义流派。因此,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探究这究竟是一部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著作。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如此重要,才对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同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方法论角度来说,《江村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完成了人类学从对未开化状态的关注向先进文化、本文化关注的转变。之前,人类学家以研究原始文明和异文化为主要目标,这一特性使得人类学“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马氏在这部书的序言中高度称赞了费孝通先生用人类学方法对先进文化、本文化进行研究的尝试,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

其次,采用田野工作的方法,深入农村社区,向西方社会展现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碰撞下一个中国南方农村社区的真实图景,这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中国进行人类学考察一直是西方人类学界的一个兴趣所在,由于种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将西方人类学考察拒之门外,更增添了其神秘魅力,像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林耀华先生的《金翼》等都成为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采取了文化的功能论、系统论思想。早期的中国学者常常直接应用西方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金翼》运用结构功能论研究中国北方的黄村,《江村经济》则是马氏的功能论、系统论在中国运用的一个典范。费孝通先生把江村社会生活看成一个整体,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

读书笔记

如,“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综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要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得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更加适用。”又如,“对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这些都反映了系统论、功能论的观点。第十二章《蚕丝业》是最佳典范。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其它部分,如亲戚关系等。另一方面,这一章也是对马氏人类学理论中文化接触三柱分析的一个应用。当然这部书不是马氏理论的简单应用,更是对其丰富和发展。马氏的功能论过度强调共时性,缺乏历史立体感,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自觉弥补了这一缺陷,将历史维度考虑进去,进行了动态的文化变迁的分析。

《江村经济》一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著作,它带有社会学研究的目标性和理论深度,并没有像当时的很多社会调查那样仅仅停留于实证考察,而是做出了进一步理论思考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阐述了经济生活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农村土地的基本问题并建议实行土地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农村企业等等。在此,我觉得有两点值得讨论。

第一,这部书对中国社会学特别是经济社会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书中经济社会学的方法论思想来源于其功能论、系统论思想。正如马氏在前言中所说,“他打算在他以后的研究中说明关于崇祀祖先的详细情况以及在村庄和城镇中广为流传的关于信仰和知识等更为复杂的体系”,可以看出,《江村经济》有可能成为一部反映中国南方农村社会生活风貌的人类学著作的一个起点,有学者说《乡土中国》便是费教授对此的一个进一步努力。我想,由于种种原因,这部书并没有成为一部反映中国南方农村社会生活风貌的人类学著作的一个起点,而是成为他小城镇的社区经济研究的.起点。这对中国学界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第二,选择经济作为江村研究的切入点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危机强烈表现为民族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危机,中国的社会矛盾也典型地表现为经济上的矛盾。江村的社会变化是在其传统经济几乎破产的情况下引入了新的技术、经济方式产生的,因此,经济问题是费教授首先要探讨的。

另外需要多费一些笔墨抒写的是对这部书另一个层面上的感受,即以费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先辈的深厚民族情感。众多的学术书籍让我深虑、反思、沉迷,但没有一部学术著作令我读完之后如此感慨。我是怀着深深地感动读完《中国土地问题》的最后一段,没有煽情华丽的文字,只有出于满腔爱国热诚和对民族危机的痛心疾首而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中国老一辈学者的学术人格体现,我相信这也是成一名优秀学者的基本要求。这份化为学术研究动力的民族热情在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也同样值得继承和发扬,其价值绝对不逊于对费教授学术思想的探讨!

篇6: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在书的开头,布马林诺夫斯基的序可以说是这本书的概括和精要。在序中马对文章内容做了精要概述,他总结道;贯穿此书的两个主题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在生产的过程。我读过之后发现也确是如此,在整部书中,费老先生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细微处着手,历时两个月对开弦弓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予以研究,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农业、贸易等各个方面,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对中国农村的历史现状有了清晰明确的定位。

尤其是第十二章《蚕丝业》,它是所有分析中的精华之篇,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了其它关系。费先生从历史角度出发,进行动态分析,而得出科学令人信服的结论。他通过分析当地蚕丝业的发展和变迁,揭示了资本、文化、技术在社会个层面的互相博弈。一个30年代的小村,所折射出的是国际蚕丝市场的变幻、村民的欲望、利益集团的贪婪,通过分析这些我们看的.清清楚楚。费先生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改革是必要的,费老先生甚至描述了改革的全过程,但他同时也认识到改革中的困难:改革者未能控制价格,直接原因是资金问题。外部和传统力量相互碰撞,使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前景,但又顾虑重重。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成为他今后几十年特别是他后来重访江村的首要原因。

在书中老先生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坐在办公室想出的。费老先生通过实地调查,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是恢复农村企业。暂且不论这个观点对不对,至少这是费老通过具体的调查得出的,而且今天乡镇企业确是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问题任然是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问题任然没有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可是离富裕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于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

篇7:《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初读《江村经济》,首感便是被费先生的社会责任感所打动,在新婚妻子逝世,自己身患疾病的时候,费先生居然能够一刻不停地进行社会调查,为百姓生活奔波,这不禁令笔者钦佩万分。著名的功能主义学家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评价:我敢预言,费孝通博士的这本书将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那费先生是怎样展示这个伟大的国家呢?

首先,笔者认为这本书有两个主要方面,一部分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农民的传统生活、经济、社交等形态,另一部分就是通过之前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江村经济,我们在读的时候,不应该忽略它的副标题“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而且包括农村人的行为和心理。

关于中国农民的生活,该书中显现出来的就是农村社会的“人情性”,最明显的是在蚕丝业改革中,具有威望者担任改革首脑,而且改革中,改革者努力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保证每户的心理平衡、人际平衡,有一句话或许最能体现这种理念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另外,农民生活中,礼仪的开支占了很大的重。在乡邻生活中,一家有事,四邻免费支援劳力;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组成互助的首要对象是亲戚,亲戚们也是自感责无旁贷;在从事同样工作的渔民中,他们之间有相互接待的成规;在养羊的时候,羊多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羊的饲养权交给穷人,而报酬多数是采取送礼,而非金钱在农村,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情关系。

关于小媳妇制度,体现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本质上是因经济落后而出现的思想。一个姑娘可在未婚前为家里养蚕缫丝赚钱,结婚可以省去200元左右的婚礼费用,婚后可以减少婆媳矛盾,但是,人们仍然排斥这种做法,原因就是这样会缩小亲属组织,导致一个家庭在村里各个方面的孤立无援,尤其是经济危机之下的借贷。这也体现了乡村社会人情的`价值所在。

关于航船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航船因为掌握了城乡交流的渠道而得以生存下来,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农村的发展,一定要与城市结合。笔者做如下解释:因为有交通工具上的便利加上职业性,航船主与城镇的商户建立了坚实的利益关系,他们赚取了生活费用;他们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获取了村民的信任,他们获取了不可取代的优势;当蚕丝业改革时,他们因为捎带货物的不可取代性而获取了补偿;当经济危机时,他们因为与商户坚实的利益关系得以成为借贷的中介,获取生存。假如每户农民都能与城镇直接经常联系,恐怕航船主的生存不会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回归本书的重中之重,那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费老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农村企业组织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总结江村人发展经济的困境,有如下几点:一、信贷系统不完善;二、市场知识缺乏;三、剩余劳力无法转化,女性人口外流;四、传统观念的羁绊。那么,按照费老发展工业的提议,针对江村存在的缺陷,联系现在三农问题,笔者认为现在农村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一个懂得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乡村人情、任劳任怨的领导人,这样才能在控制住民心的前提下好好运作农村经济;二、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给予银行借贷系统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建设;三、在国家控制下的典当业的发展,可以弥补经济危机之下银行投资的空白;四、知识下乡、科技下乡是必不可少的,建立一个覆盖农村的科技知识系统;五、因地制宜建立乡村企业,吸收农村的劳动力,将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六、继续宣传计划生育、男女平等思想。

当然,中国的农民问题几千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笔者所提出的只是基于现实的浅见而已。费老将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个缺口,给了笔者这样的启示:本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城市在农村的发展中也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城市的纳税人,要对农民土地上的产出物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补贴可以是提高物价,也可以是增加税收反哺农民。

关于该书的方法论的收获:首先,费老以动态的方式完成对中国农村状况转变的研究,从未开化传统状态到接受世界工业的萌芽。马林诺夫斯基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认为“那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社学分析的人类学,它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这部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学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其次,采用田野工作的方法,深入农村社区,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生动详实的中国农村社会的图景,把中国的问题与世界背景相结合。再次,采取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指导。第十二章《蚕丝业》是最佳典范。蚕丝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其他部分,如亲戚关系等。

最后,借用费老的话,我们要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我相信,中国的农村、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篇8: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

篇9: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我无法体会乡村的生活。

但是通过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一书,从社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详细描述中,我对1930s的乡村样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江村经济》本质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读来十分流畅,但是要做分析与思考却并不容易:从调查区域(背景)、江村的家庭关系到家族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在从家庭内部关系到户与村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关系”构成了后续的消费、职业、劳动、产业、贸易种种现象,并且最终归结到乡村经济的基础与根本——土地。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

现代的中国已然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了,现代中国的乡村也不是那时的中国乡村了。现在,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它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是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我们眼前的社会现实。

我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变得富有,或者说,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并不能实现整个乡村的振兴。

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中国乡村中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传承千年的乡村文化。而现在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不能理解这种文化。

人们往往从政治角度理解乡村问题,比如科技含量低下,人口多耕地少等等,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稳定土地政策”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江村经济》从文化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财产的传承和“分家”现象,就导致了一块大土地被分割为很多块然后被无数小家庭占有,这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很少。在这种基础上,人们还会想着去买拖拉机,去买抽水机吗?农业的机械化随之难以实现。

另外,现在对于迷信、旧俗等等,大多数人是持着怀疑与排斥心理的,因为身处城市的我们不需要这种民间信仰来构建我们的社会。

民间信仰却是乡村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中产生,是有其充分存在的合理性的。这就是乡村文化。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华裔导演王子逸的《别告诉她》。

如果说电影中把中美文化差异归结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是一个海外华人的寻根电影中那些早早离开故土的中国人再次重新踏足这片土地的陌生与彷徨——他们试图去证明他们来过这里,但往往最后自己只剩下一口不那么漂亮的普通话。

不过,阴差阳错间,《别告诉她》在末尾的细节中有了奶奶对孙女的这样一段叮嘱:“生活中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一定要想得开,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儿。因为生活啊,不光是你去做什么,更是你如何去做。”

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家庭、如此敬重长者,不是单纯的集体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从很久很久以前,从我们拥有记录的能力开始,我们就无比看重历史。历史中有先辈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让我们在发展中少走弯路。

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养料,但也从来不盲目迷信,我们会实践,在实践中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就会成为整个民族的灯塔闪闪发光。

所以说,正如那些从海外归国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包括矮化中国、辱华等等),有多少是刻意为之,又有多少仅仅是因为相隔太远、离开太久而不得已的曲解和遗忘呢?

那么,我们这些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孩子,就算家里的长辈还能娓娓道来他们儿时的乡村生活,我们对乡村文化又有几分的“近乡情怯”呢?我们一提起乡村,就仿佛看到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

《江村经济》给了我另外一个视角。

“开弦弓的乡亲们对我们这样亲切,他们看见我们来了,抱着很大希望。如果我只写篇论文,出本书,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太对不住他们了么?但是要拿出主意来,遍索枯肠,半夜不寝,还是不得其门。窗外,春雨绵绵,看来今年的春花又要受影响。白天雨稍停,我徘徊田亩间,东张西望,看看所有的土地都已用上,连走道都狭小得叫人举步维艰。再在这土地上打主意,希望是不大的,怎么办呢?”

我们都从乡村来,却不都回到乡村去。我也应当算是从村子里出来的孩子。怎么办呢?(王雨翔)

篇10: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关于《江村经济》一书的意义,也许对于我们90后的一代来说,就是丰富了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对我这样的文科生来说,在历史课上所了解的只是被教科书美化过的一部分,真正的历史事实我们知道的少的可怜。而它其中所讲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也算是贴近我们的生活。

乡村经济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男性传承,女性的地位低到尘埃。而本书详细的写出来了当时的状况。在开弦弓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封闭,自给自足,延续着以父系为主的家族传承制度。我一直都觉得男女应该被平等对待,甚至于女性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因为正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人类才得以延续下去。可是,本书中写道:土地有限需要进行人口控制,这使杀害女婴变得更为经常。而妇女只有在生下男婴后,地位才会得到确认,以及女儿没有资格继承父母的家产等等。

我看到以后,回想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妇女的地位一直都是这么低。从西周一直延续的嫡长子继承制,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从教育制度上,从政治制度上,我们一直没有重视过妇女的权利。而对于她们的幸福,她们的婚姻只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时候就像一件任人宰割的物品或者是生意场上,官场上的交换物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已经回不去了,没有继承权也没有侍奉父母的权利,而婆家又不把她当自家人,甚至于她们连一个为自己找解脱的方法都没有,只能“被离婚”。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民国才得到缓解,可也只是轻微的缓解。而到如今,虽然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反过来问问,这真正做到了吗?从下面这几个例子来说:不允许验胎儿的性别难道不是为了防止女婴的死亡吗?二胎政策为什么是生女生才能生二胎,而男生就不可以,难道光是一个女儿不好吗?男女性别比失调不也是因为这些才造成的吗?以前看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什么像李宇春这样的中性女生会受欢迎,本质上还是对男性的尊崇。

也许我这样说显得我有些极端,毕竟我也是女生,在看到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心里会觉得产生共鸣。但是,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事实。这也是我对这一章节特别有感觉的原因。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章农业,我来自浙江衢州,与现代大都市不同,那儿还保留着一些耕地没有被蚕食。而作者从农田安排,种稻,科学与巫术等等都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乡郊区的那些土地。而作者无微不至的观察,对各种细节的把握,以及他的社会调查方法是作为公共管理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身处同一片蓝天下,我对自己家乡的农业就一无所知。

还有第十一章的土地所有制问题,通过考察中碰到的例子说明,让人身临其境,充分展示了当地甚至那时候的农民对村庄公共土地,河流湖泊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有对土地的依恋和期待爱护。这种表达,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说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能力也是我们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这个课程应该要学会的。也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穹顶之下,柴静自立自费耗时一年拍的纪实片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随后接踵而至的是各种负面消息。有人说她是得到了美国某个实验室的赞助,也有人爆料她的私生活如何如何。在国外呢,她享有的是良好的声誉,曾经被称为央视记者中的女英雄,报道了很多其他记者不敢报道的内幕。而费孝通呢,刚开始在国内鲜为人知,在国外却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将这本书当作研究中国农民的教材。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国不缺乏能调查,能报道,肯纪实的人。像费孝通教授一样肯为造福社会的调查报道奋斗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少的只是我们对这些英雄的敬重和爱惜。

篇11: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似乎和我们这门课没什么关系,后来老师说是这一本经典著作,于是加深了印象。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书来看,粗略看了一下,发现虽然他研究的内容许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运用的实地调查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在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对中国科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这本书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常规模式,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将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农村的家庭关系、财产与继承、户与村、产业和商业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农村的真实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作者的研究意图不仅仅是要弄清“开弦弓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分配和交易状况,寻找其中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问题,更要表现这个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发生着。

我们在研究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也借鉴这种对个案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并没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强有力的人脉支持,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会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关键。而且,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总免不了流于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问题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经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应当多多运用在我们平常的教育研究中,毕竟将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个体,也只有将个案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篇12: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时在高铁上所看见的窗外的风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这本书把农村的样貌向我娓娓道来。正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罗斯爵士看完本书的话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统计报告、经济研究和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但我未曾发现有一本书能够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江村经济》就是这么一本书,“随着本书的描述,读者本身将自然地被带入故事发生的地点: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序)

它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而且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使命感。

虽然费孝通先生只对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但本书无愧于老马的盛誉,它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并通过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这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着原创性的意义。

同时,《江村经济》中从微观到宏观,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区,完全参与的参与观察法等调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江村经济》中费老独到视角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政策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社会制度,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著作,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及独到的视角。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任重而道远。

篇13:江村经济读书笔记

第一堂,社会学与生活任老师极力推荐了这本书,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读刊物,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江村经济》。带着好奇和瞻仰,我翻开了书的第一页。

有一个地区是中国东部,有一个小村庄叫开弦弓村,小范围的深入实地调查,从宏观入微观,透过微观分析宏观,传统力量与行动力的交融、合作,在当时那个局势,社会制度如何变革,人们的固有思想和社会组成方式让这个小村庄极具那是的中国社会特色,以它作为一个缩影,在农户聚集的紧凑居住区内展开研究,天时地利为这次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前言中,我了解到开弦弓村是当时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把它作为在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系统的变化中探索社会问题。全书从区域、人际关系和生存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论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反映出一个作者亦或是学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书的内容很丰富,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于“家”这个单位的剖析。

农村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相比于目前对其较为狭义的理解,在当时的开弦弓村,它代表着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延续家庭成员间合作的基本单位。

因为当时受传统封建思想及经济压力的影响,婴儿死亡率较高,各种各样在现在看很荒诞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成为众人默许的规矩,“满月”剃头,名义过渡子女,冷漠的态度换取一个心理安慰,不知这是否是一种思想上的悲哀,但不赞成并不意味着不能够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当时的现状。我可以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因为传统旧思想的束缚让学习不感兴趣、不重视,对产妇的不关怀显得不足为奇,这是一种事实更是一段无法更改的历史。

关于对开弦弓村婚姻问题的描述,我也十分感兴趣。首先,和其他地区一样,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这种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的双方互不认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可是,为什么此类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失败率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么高?或许是当时以离婚为耻,或许是当时真爱和自由对他们而言不可遇也不可求,其中还介绍了表亲婚姻与“小媳妇”,一个女孩子嫁给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子,叫“上丫头”,“上”意味着家庭的兴旺,女孩子嫁给她母亲的兄弟的儿子,叫做“回乡”丫头,被认为是对这家的不利,其实按照科学角度进行分析,此种兴旺与不利十分荒谬,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做是家庭是否和睦的衡量准则,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作者的调查研究数据中,我们分析得出:从成婚率和人们关心的程度看,传统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小媳妇”制度是受到轻视的,因为它产生于经济萧条的时候且通常是贫困的人家才会这样做。

将现在于过去的社会形态进行对比,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恋爱和婚姻自由的出现都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些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对错之分。

看完了这本书,我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一个村庄、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状态,也体会到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社会日趋完善,不断进步的势头,传统腐朽的社会模式被不断地替代。以史为鉴,重民心听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 杜甫:江村

★ 《江村经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读后感

★ 《江村小景》 3

★ 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总结

★ 描写夏天的诗句——《江村》

★ 江村阅读答案附赏析

★ 经济实习报告

★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

★ 村述职报告

★ 经济的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