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西游记读后感(精彩9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本文是编辑征途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精彩9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游记读后感 篇一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西游记》连环画册,图片、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逼真。

我看了这本书后,师徒四人各有各的性格。唐僧一心向佛,孙悟空勇敢机智,猪八戒贪吃贪睡,沙和尚忠厚老实,我最喜欢孙悟空了,他本领最大,会斤斗云,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识别妖魔鬼怪,他又有三头六臂的本领,特别是他的七十二变:变松树、变石头……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有:黄风岭、三打白骨精、玄英洞……不怕困难,团结协力,取了真经。从这个故事我领会到在学习上,要努力刻苦,不怕困难,最终也能取得“真经”。

《西游记》读后感 篇二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西游记》中的唐玄奘,就是抱着这种虔诚的心态,西天取经的。

在《西游记》中,常常让我浮想联翩的是二位主人公:

第一位是唐玄奘。我是十分钦佩他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但只要是人,都会有瑕疵。他善良,有时甚至善良过了头,愚昧,肉眼凡胎,这些贬义词放在这位“凡人”身上,似乎没有了之前的味道,变成了中性词。但在他身上,我们又能找到什么?找到了他对万物抱有的善心,眼中只有善,没有恶的世界观。如果把它放到当今社会,或许他也不会善良了,他会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没有正义感。

第二位是孙悟空。他也许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满足了所有人心中正义的形象,但又给了大家固执的感觉。应了人无完人这个成语。剧中的“猴哥”勇敢、追求自由、刚正不阿,但你又是否能感觉到他和唐僧浓浓的师徒情?《西游记》中的一番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孙悟空的忠心耿耿: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难道花果山的水帘洞不好吗?不是。难道没有他所崇尚的自由么?也不是。牵扯住他们俩的不就是一段浓厚的师徒情吗?

读第一遍,我读到了吴承恩的作品有趣,手法老练;读第二遍,我读到了人物的情感;第三遍,不再像前面两边那样捉摸不透了……

西游记读后感 篇三

《西游记》是四大名字之一。每当我拿起这本书,我都不愿意放下它。我得看几遍。

这本书讲述了悟空、八戒、沙僧护送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他们终于到了西天,取得了成果。

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个子不高,但一旦他使用了法术,他就会变得不屈不挠。他有很大的技能和很多手段。他一路降妖除怪,但他仍然有顽皮的坏习惯。

八戒很赖。每次他被要求去找山,他都会找个地方睡觉,但有时他还是很好的。战争红孩子的时候,悟空被烧了,八戒救了师兄。

沙僧最忠诚,一心想保护师傅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扛着行李,不说累。

唐僧一心向佛,从不杀生,但他没有法术,所以分不清人是妖,会善待他人,也很爱国。

这真是一段人定胜天的传奇冒险,变幻莫测,神奇壮丽。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 篇四

记得在先前,我从暑期档的电视剧当中看《西游记》,师徒四人精彩绝伦的让我目不转睛的看。现在当我翻开《西游记》这本书时,却有着不同的心情。有着不一样的领悟。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却也正是这离奇的故事吸引了我。

在这部书里,唐僧是一个善良而又胆小的人。孙悟空,一个活泼好动,正直的人,他有火眼金睛,会七十二般变化。猪八戒,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常常因为感到困难而打消取经的念头。沙僧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但是他十分的正直、善良。

我最喜欢的孙悟空,他有着鲜明的形象和不屈的个性,有他“大闹天宫”时的无理取闹,有他“三打白骨精”时的勇敢无畏,有他面对师傅念紧箍咒时的万般无奈等等。这些一次次生动的描述都组成了那个独一无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们师徒这种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再从中反思到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不禁惭愧不已。这是我所缺少的,也是我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改正的,要坚持到底,才有可能会成功。

读到一本好书对我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我能做到的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不管遇到多少苦难阻力,我都可以战胜;不管遇到多少障碍,我都可以跨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大家:相信自己,我能行!

西游记读后感 篇五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看第七回有感触也是你有身临其境之感吧。古人都信天注定,所以书上归结为劫数,但也是人生的道理。“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这句诗就是一种感受,是对人生的一种总结,过了年少轻狂的日子,不管对错,率性而为,其中虽有打击与挫折,但不枉年少。风浪过后的平静是再次出发的准备,想开之后在想法与方向上便又是一种境界。

西游记的优秀读后感 篇六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一个的成就,这本书讲了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的一个过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了真经。

一路上风风雨雨,经过了八十一次磨难,文中说出了四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天不怕地不怕的美猴王,响当当的齐天大圣;猪八戒以前是个天蓬元帅,被贬到人间,成为了猪头人身的和尚,但他也以身殉职,尽心尽责的保护唐僧;沙和尚是个一心善良的人,从不向唐僧反驳,忠心耿耿的人;唐僧作为这三个人的唐僧,一心向佛,一心向善,是个菩萨心肠的人。四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四个人物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任劳任怨,一直保护唐僧一路取经成功,孙悟空在有些地方表现出一副猴样,也是一只机智、好动、活泼、勇敢、是非分明的猴子。能看出,这猴子“临危不惧”,什么事都敢去闯一闯,拼一拼,就在天宫也敢肆无忌惮的大闹一通,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显得嚣张,但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作为其他两人的大师兄,也要做出一个模范样,要照顾好唐僧,保佑着唐僧去西天拿到真经,是个好的徒弟,出色的师兄!所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他——孙悟空。

师徒四人之所以取经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一股忍耐、执着、坚持、顽强的`精神,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唐僧他们是有着坚强的意志,才能取经成功!如果没有坚持,就会半途而废,那么真经也不再他们手上。这也应了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已经选择了这件事,就不要放弃,一直努力拼命做下去,最终才能成功。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做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保持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看,看看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是不是有一些事情因为半途而废而结束呢?那么,从现在开始,做事要一气呵成,才可以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 篇七

我读过的好书有很多,有《昆虫记》《金银岛》《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这本书中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真经的故事,最后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成功取得了真经。在《西游记》这一本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这本书的结尾,因为最后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唐僧被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战斗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和尚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着无穷的本领,不仅会腾云驾雾,有着火眼金睛,还会七十二变。他不仅本领高强,还不拘于刻板的礼仪,懂得反抗。虽然他也有缺点,喜欢听恭维的话,但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了。他是一个勇于斗争且有勇有谋的英雄,面对玉皇大帝,他也敢与之一斗。面对妖魔鬼怪,他从不退缩,敢与困难作斗争,横扫千万妖魔鬼怪。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他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那就是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是一种正义的象征。

我觉得孙悟空身上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勇于与之做斗争,而不是轻易地妥协,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面对不公平的事情,要敢于说出来,做生活中的勇者。

《西游记》读后感 篇八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最佳答案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玉帝闻言,即教六丁、六甲将他解下,付与老君。老君领旨去讫,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刍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西游记读后感 篇九

先是尝试着从网上找找《西游记》有没有什么未解之谜,结果找出来的全是已解之谜了。我小时候就抱着一本《西游记》翻来覆去地读,心里每次都因为唐僧的糊涂气愤不已,然后老是想为什么悟空不一走了之,不管这糊涂蛋,让他被妖怪吃了算了。他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听到妖怪之名就滚鞍落ma,被妖怪捉住就哭天抹泪;对待妖怪心慈手软,妖怪稍有变化就分辨不清;遭了难就盼着悟空来救,平时却又喜欢猪八戒——“悟空为什么甘心做唐僧的徒弟”一直是我内心的一个疑问,借这个机会好好与大家探讨一下,也希望能解释清楚,说服自己。

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展开我的论述:

一、恩仇需报的主题

重读《西游记》我们一定能够发现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报应。不论是报恩还是报仇,在文中全都得到了了结。我可以这样说,作者是一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将报应看得非常重的具有一定封建主义思想的人。于是在《西游记》文中也充斥着各种因果报应,进而将整个故事用一个接一个的报应串联了起来,故事之间也就具有了很多的血脉联系。

文中有很多的报恩报仇的例子:《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这一回中提到了龙王要救唐僧生身父亲陈光蕊的魂魄是因为陈光蕊事先放生过一条金色的鲤鱼,这条鲤鱼就是龙王, “常言道:‘恩将恩报。’”于是龙王打主意帮忙。唐僧也是这样的性格特征。虽然是佛教中的僧人,但面对仇恨仍然是没有任何宽恕的余地的。当他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父母遭到了刘洪那样的迫害后“不觉哭倒在地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连佛教的高僧都这样,更何况是不像唐僧那样“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的孙悟空了。本次取经活动的根源也是来自于玄奘“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还有猪八戒也是,在第二十一回中西方太白金星给悟空八戒指了道路时,八戒想到太白金星对他的恩德,“慌得望空下拜道:“恩人,恩人!老猪若不亏金星奏准玉帝呵,性命也不知化作甚的了!”同样的,沙僧在第三十回中被黄袍怪困住,在妖怪要杀掉公主时想到:“分明是他有书去,救了我师父,此是莫大之恩。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罢、罢、罢!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今日已此被缚,就将此性命与师父报了恩罢。”竟然打主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帮公主圆谎,救公主一命。可以说明这种报恩报仇的主线是贯穿了全文的一种线索。

而孙悟空本人更是如此一个知恩图报的角色。在第一回中,樵夫给猴王指明了去找到神仙的路径,然后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开篇就表现出了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随后的第二回中,在祖师怒喝悟空不该显摆自己学到的本事,想要赶他走的时候,悟空说:“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也在指明悟空的本性是恩仇必报的。而在经典的《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在赶悟空离开的时候“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读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说明悟空自己是非常重视唐僧把自己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这件事的,认为自己有必须报恩的义务。最后在唐僧坚持驱逐行者的时候,由于唐僧不接受行者的跪拜,行者想办法变出分身围住唐僧行了跪拜礼,行者的坚持也说明了他对这种恩德的重视。

其实从表面上来说,孙行者为什么不离开唐僧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是放不下唐僧将自己从只能呼吸,或把手爬出来“摇挣摇挣”,饿了只能吃铁丸子,渴了只能喝溶化的铜汁的五行山下解救出来。已有名分,不容离去!孙悟空其实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封建礼教的执行者,并没有根本上反抗这种体制,这一点会在第八点中说明,所以他是像作者一样的,坚持着因果报应的理论,认为有恩情一定要报恩,没有报恩算不上英雄,有损自己的“名头”。这就是为什么悟空不愿意弃唐僧而去的直接原因。

二、沿用古话本的影响

不管怎么说,《西游记》这部作品的主角孙悟空是有历史原型的。孙悟空这个角色出现在了《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等等在内的历史作品中,其实这种故事都是说书人口耳相传,在民间流传的小说故事,具有很醇厚的民族气质风格和民族精神,所以无论怎样,这种故事的人物要让听众接受的,不可能一下子就从以前的作品中脱离出来,形成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西游记》中的悟空必然不能一下子就脱离《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中的猴形象。所以悟空仍然具有几点特征:首先是他的外貌依然是“形若猿猴”;然后他一定是与玉帝等权威神佛战斗的;最后一点是他一定要去取经。

我们来看《西游记》中的悟空和古话本中的有什么联系。其实在上一段中提到的那三点相同的前提下《西游记》相较于古话本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我查到最开始的一些古话本中,行者即使具有神通但并没有去反抗天帝,只是去寻花觅柳,最多就是到天宫去偷窃仙桃或仙酒来同妻子享用,直到唐传奇,宋元话本和元明杂剧都是如此。直到《诗话》猴行者终于开始脱离这种妖性,开始于取经的事业联系到一起。到了《西游记杂剧》,悟空在取经前还是一种妖精的形象,抢妻偷仙桃仙衣等等,在取经之后,整个形象仍然不像《西游记》中孙悟空那样单纯有正气,而是庸俗低级的,甚至看到唐僧肥胖还想“好个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顿饱”;抢了金鼎公 到了《西游记平话》,悟空终于开始变得神通广大,开始有主动救人于危难中的意识,最后到了《西游记》孙悟空开始具有英雄的气场,具有实质上的佛的特质。

在这种演化中其实有很多特质悟空与以前的猴行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没有改变。不仅仅是我们说的神通广大和取经事业等等,即使在一些小地方也可以发现一些古话本的蛛丝马迹。比如说第八回中菩萨问悟空是否认得自己时,大圣高喊:“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读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们可以把那一大串的名字看作是一种对菩萨的戏弄。后来的第四十二回中,读音怕悟空将貌美的龙女和宝物净瓶骗走,这时悟空回答她说:“我弟子自秉沙门,一向不干那样事了。”也就是说在之前他是做过一些非礼的事情的。然后读音让行者先走他却拒绝了,磕个头说:“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这可不仅仅是顽皮,真真切切是对菩萨的一种调戏和不敬。这样的小的地方都能与古话本遥相呼应,再加上那三个最基本的相同点,可以说悟空这个形象是根植于民族文化,根植于人们在古话本中所熟悉的人物形象的。

于是悟空与唐僧有冲突有矛盾,但绝不能脱离开。因为在历史古文化本的影响下,人们已经接受了大体上的这种孙悟空的形象,一旦完全脱离开一定会给人民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要不就是完全与原故事无关却要强行将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要不就是勇接受一个全新的故事一样去接受《西游记》,这样作者将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所以悟空一定要成为唐僧的徒弟,神通广大,大闹天宫,最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

三、有融入社会的渴望(或者说是对平等对待的渴求)

从全文很多的细节都可以发现孙行者非常渴望能够做人,� 因此在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时唐僧批评悟空说“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于是“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说我从五行山开始陪你历经千辛万苦走到这里,你就觉得他们也是向我一样的地位了,甚至听信猪八戒的教唆来惩罚我驱逐我。悟空心中的伤心溢于言表,他认为“人”就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是一种与唐僧师徒情深的表现。

孙悟空本身是一只猴子,在他的性格中具有鲜明的猴子的属性,比如机敏灵活,顽皮好动等等。而唐僧却是与之不同的,他虽然木讷愚蠢,但是毕竟具有一些社会经验,懂得怎样有礼地与人打交道。这种人的属性恰好给了想要做人的具有动物属性的悟空一道桥梁。

悟空的动物属性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在妖怪提出要比坐禅时,“行者闻言,沉吟不答。八戒道:‘哥哥,怎么不言语?’行者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若是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山赶月,换斗移星,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头剁脑,剖腹剜心,异样腾那,却也不怕。但说坐禅我就输了,我那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醹,莫想坐得住。’三藏忽的开言道:‘我会坐禅。’”才解了一急。这里充分表现出了孙悟空的动物属性,同时也暗示出唐僧是解救悟空的一剂良药。

而悟空渴望成为人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发现。最有趣的是在第一回中,“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弔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这段话非常直接地表现出了猴王想要模仿人类生活进入人类社会的希望。而在第二回中的猴王在神仙处求学的时候“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俨然就是一种人的形象了,他在学习怎样做一个社会中的人,去做人做的事情,和人一样。在第二回中求学的猴王遇到祖师不传给他躲避三灾之法:“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悟空就辩驳:“‘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这句话是悟空表现出的第一次希望与人类得到平等的权利,他不想因为自己与人长得不同就应受到差别对待,就不能学习一些有用的技法。另外,在第五回中说悟空“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就是说他想在神仙社会中融入神仙的社会中去。后来在第十四回中悟空看到了唐僧包袱里的衣服就说:“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这种央求的口气和“好师父”的口吻说明了唐僧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是非常大的诱惑。而在第二十回中三藏担心悟空、悟能长相丑陋吓到别人,行者叫八戒“呆子不要乱说,把那丑也收拾起些。”还教八戒: “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说明实际上悟空也是很在意自己的凶恶形象,很想长得同人类一样,认真考虑过怎样才能够不把别人吓到就能与人类生活在一起。

而唐僧实际上可以起到一种将猴王引导进入社会,教会他怎样像人一样地生活的作用。譬如说在第十六回中:在行者想要把唐僧的袈裟拿出来显摆的时候,“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唐僧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人,再怎么糊涂却也是懂得人事的,他明白这样的显摆很容易招致祸患,他的社会经验告诉他应当怎样避祸,而最后事实也证明了读音院的方丈确实打着袈裟的主意,寻思着要谋财害命。不管怎么说,悟空身上具有极强的动物性,需要唐僧人的引导才能又进入社会的门路。

唐僧对对悟空的引导主要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悟空在交际的时候捅了篓子于是唐僧要出来打圆场;另一种是直接地教育的方式。打圆场这种方式主要是在见到人家的时候由于悟空的凶恶导致了对方备受惊吓,于是唐僧就要出来说说自己的徒弟心眼是好的,是神通广大的,是能帮忙解决问题的。第十四回中师徒两人看到一户人家,“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唿喇的开了门,看见行者这般恶相,腰系着一块虎皮,好似个雷公模样,唬得脚软身麻,口出谵语道:‘鬼来了,鬼来了!’三藏近前搀住叫道:‘老施主,休怕。他是我贫僧的徒弟,不是鬼怪。’老者抬头,见了三藏的面貌清奇,方然立定”。人们往往是看到唐僧长得很清秀才安了心,并在唐僧的担保下接受了悟空。另一种方式也比较常见。十四回中行者“见师父洗浴,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过来披在身上,却将那虎皮脱下,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围在腰间,勒了藤条,走到师父面前道:‘老孙今日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这等样,才象个行者。’”唐僧将自己的衣服给了悟空穿,相当于是起到了一个教悟空怎样像人一样生活的作用。第二十三回中一行人看到一幢门楼,“行者就要进去,三藏道:‘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且自等他有人出来,以礼求宿,方可。’”就是唐僧在教导悟空在这种情况下有礼节的人应当怎样做。包括前面提到过的三藏劝行者不要图慕虚荣把袈裟拿出来炫耀也是一种对悟空怎样为人处世的教育。

在唐僧的引导下,在第十六回中悟空说:“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俨然有了一些社会人的感觉。而十七回中,我发现悟空在劝说菩萨采用自己的计较时是这样说的:“菩萨若要依得我时,我好替你作个计较,也就不须动得干戈,也不须劳得征战,妖魔眼下遭瘟,佛衣眼下出现。菩萨要不依我时,菩萨往西,我悟空往东,佛衣只当相送,唐三藏只当落空。”这真是非常好的一段说服性的话:诱之以利即菩萨不用花费大力就可以收服熊罴,而且胁之以威即菩萨不依自己的方法就撂担子走人,而且语气诚恳有理有情。这说明悟空渐渐学会了怎样说话,怎样来获得别人的认可。这与他之前在大闹天宫时虽然想表达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想,但说出来的话却是过于针锋相对的“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自此敢争先”和“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另外有一处对比也表现了在唐僧辅助下悟空的进步:第十四回中,刚与唐僧结为师徒不久的悟空在面对老者对自己凶恶模样评价说一定不是唐人时,“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非常凶狠,唐僧不得不赶紧出来打圆场。过了一段时间后,第十八回在高老庄中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但悟空的反应却不同了:“行者道:‘老高,你空长了许大年纪,还不省事!若专以相貌取人,干净错了。我老孙丑自丑,却有些本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捉得鬼魅,拿住你那女婿,还了你女儿,便是好事,何必谆谆以相貌为言!’”行者在给老高讲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啊,他开始承认自己长得凶恶,但是说自己丑,但是能够帮助到老高家除妖除魔,从利益的角度让老高接受自己——此时他的语气平和了许多,唐僧也没有说什么。才在一起几许唐僧那一套礼节就影响到了悟空的言行举止,开始教会悟空怎样让人接受自己,怎样 到了第二十一回中悟空借宿时“行者躬身道:‘我们是东土大唐圣僧的徒弟,因往西方拜佛求经,路过此山,被黄风大王拿了我师父去了,我们还未曾救得。天色已晚,特来府上告借一宵,万望方便方便。’”八戒让行者去问路时,“真个大圣藏了铁棒,放下衣襟,上前叫道:‘老公公,问讯了。’”此时虽然唐僧不在身边但是悟空已经是非常有礼貌的,一点都没有毛躁的猴子的形象了。

四、英雄好“名”是本质

赵红娟在文章《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的超越》中提到在百回的《西游记》中悟空哭了25次,比书中其他任何人物都哭得厉害。她有一个中心思想是说,哭的实质是好“名”,在悟空一生的战斗中,他宣扬追求的只是“名”。虽然我非常不认同�

悟空的虚荣和好“名”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在第三回中学得本领回到花果山的猴王好不容易得到了定海神针,“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蒀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其实就是一种对于刚得到的宝贝的炫耀,对自己本领的显摆。他很难脱离这种根深蒂固的动物属性。同一回中太白金星带来圣旨让猴王上天宫时“猴王听得,大喜”而后发现自己干的是“弼马温”这么个活儿,愤然离开回到花果山,在小猴精问他官居何职时,“猴王摇手道:‘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说明因为自己做的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于是回到花果山后感觉自己名头不响抬不起头。而在妖怪嘲笑他曾经弼马温的身份时,“行者最恼的是人叫他弼马温,听见这一声,心中大怒,骂道:‘你这贼怪!偷了袈裟不还,倒伤老爷!不要走,看棍!’”以及后面常常出现的类似于“不好!不好!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头!”这样的句子——充分说明悟空,或者说作者本身,对于英雄的名头是极为重视的,认为是英雄就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不能干不入流的小事。这就是为什么孙悟空的理想往往是高于现实的,他难以达到于是就反映出来是一种悲读的哭泣,是悲剧一样的碰壁,于是他需要有一个阶梯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膨胀的虚荣和名头读念。

唐僧可以说是这样的一个阶梯。我们发现在第十七回中,在熊罴怪问悟空是谁时,他说:“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他没有先说自己是齐天大圣,没有说自己曾经轰轰烈烈地大闹天宫,因为这两个名头已经被死死地和“弼马温”联系了起来,他首先说的是自己是三藏的徒弟这个身份,更重要的是三藏的“驾前御弟”和“法师”的身份;同样地,在第三十九回中,当魔王询问时,行者骄傲地“昂然”而答:“我师父乃唐王御弟,号曰三藏。”其实可以说自己师父的这个身份是悟空所认为的能够撑撑门面的。在取经路上,悟空认为自己的名头是很拿得出手的,说“我是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奉钦差前往西域天竺国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经者”。恰恰是唐僧的身份让悟空有了这种名头上的满足感。故事中悟空需要依靠唐僧的“名”才会去取经,才能最终修得正果成为“斗战神佛”,完成对“名”的追求。

五、“被”安排辅助唐僧修行

唐僧本身是一个比较脓包的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于是孙悟空这个角色设置就是要辅助这个没什么本事的人来完成西天取经的大业。

看看在没有悟空的时候唐僧有多么狼狈吧,第十三回中,“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又无奈那马腰软蹄弯,即便跪下,伏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又牵不动。苦得个法师衬身无地,真个有万分凄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这些小虫小兽比起后来的黄袍怪,金角银角大王真是什么都不算了,但是唐僧一个人是决计会死在半路上的,根本不可能到达雷音取回真经的。同时为了迎合整篇小说的为了取得真经冥冥之中必有神佛相助的一个主题,作者势必会设计出一个神通广大的角色来帮助唐僧实现目标,这个角色非悟空莫属。

悟空对唐僧的辅助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保护,还有思想上的纠正。

每次遇到了恶人或是妖怪,唐僧都是“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第十四回),“说着话,泪落如雨”(第十五回),“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斜倚在路旁,真个是魂飞魄散”(第二十回),“才坐将起来,战兢兢的,口里念着《多心经》不题”(第二十回),“一边嗟叹,一边泪落如雨”,遇到一点困难,唐僧也只知道催悟空想办法解决,例如十六回中丢了袈裟“三藏心中烦恼,懊恨行者不尽,却坐在上面念动那咒。行者扑的跌倒在地,抱着头,十分难禁”,不问原委就惩罚悟空;后来第十七回中发现袈裟落到了妖怪手中,“那三藏想着袈裟,那里得稳睡?忽翻身见窗外透白,急起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寻袈裟去。’”人家悟空一翻身准备走了他又把人家拽住问“你往那里去?”“你这去,几时回来?”真真切切是一个脓包的形象。基本上可以说这81难都是悟空主导渡过的难关,唐僧总体上起到了“负”作用,没有悟空这取经的故事是一定进行不下去的。

而对于唐僧思想上的纠正可能不怎么好发现。第十三回中伯钦抄送三藏吃饭念经是个“念短头经的和尚”,说唐僧是太多计较连吃饭都要念诵——其实这就从侧面影射出唐僧虽然“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但其本质是收到了佛的桎梏,灭人欲童心,一些清规戒律并没有本质上使唐僧得到质的升华,只是在形式上念经,从形式上为善,充分体现出了这种思想的巨大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就要求有“灵性”的悟空来弥补。在第二十三回中,“正走处,不觉天晚。三藏道:‘徒弟,如今天色又晚,却往那里安歇?’行者道:‘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餐风宿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那里安歇,何也?’”行者是在教唐僧在取经路上一定要学会吃苦,不要老是想着歇息不能有怨心。第二十四回在万寿山处唐僧觉得是不是快到西天了,“在马上欢喜道:‘徒弟,我一向西来,经历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远路,我们好整肃端严见世尊。’”悟空就笑话他离西天还远者呢,但唐僧问“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时有提点他说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悟空是想告诉唐僧如果一天到晚地盘算什么时候才能到达西天这样是不行的。一定要“见性志诚”,用一颗真诚的求经的心勤勤恳恳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就终会有到达的一天。可以说是悟空在启发唐僧西天取经的路实际上是一条心灵的历练之路。第三十六回中唐僧怄气说“读里才有道士,寺里只是和尚!”悟空就告诉他说“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让唐僧稍安勿躁;并在唐僧思乡的时候提点他月中之意,让他解悟明彻真言,自我升华,告诉他“梦从想中来。你未曾上山,先怕妖怪,又愁雷音路远,不能得到,思念长安,不知何日回程,所以心多梦多。似老孙一点真心,专要西方见佛,更无一个梦儿到我”;在唐僧分心时提醒他“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们一同四众,偏你听见什么水声。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而后面的第八十五回中悟空说唐僧“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唐僧顿悟“心神顿爽,万虑皆休”其实就是点明悟空对唐僧有着精神和思想上的指引作用。

可以这样说,佛教徒劝善惩恶,以慈悲为本,这些基本的信条在唐僧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不过他虽然口口声声说“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说“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犹有余”,可是他不辨正邪,八通妖怪做斗争也看做是作恶。因此一路上唐僧所宣传的佛教教义竟成为了孙悟空斩妖除魔的障碍。悟空斩妖除魔的过程,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在对唐僧心中根深蒂固的某些虚伪的有危害的进行一种揭露和批判。

六、童真童趣有缺陷

正如上文所说的,悟空是一个具有动物属性的角色。而他的动物属性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一种童心童趣,这种童心扎根于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也是产生于明中叶以后的社会思潮和新兴的文化。

在十八回中,唐僧让行者去问路,行者就扯住一个小少年,“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行者道:‘你有本事,劈开我的手,你便就去了也罢。’那人左扭右扭,那里扭得动,却似一把铁钤听住一般,气得他丢了包袱,撇了伞,两只手,雨点似来抓行者。行者把一只手扶着行李,一只手抵住那人,凭他怎么支吾,只是不能抓着。行者愈加不放,急得爆燥如雷”,这种孩子气让读者们哭笑不得,明明就不一定要找他,悟空却非要戏弄这人。这种童心的具体表现就是悟空像孩子一样思考,容易被激怒,容易上当受骗。比如说十六回在读音院中,他向天王借“避火罩儿”时说:“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让我哭笑不得。他要保护唐僧不被火烧了,最先想到的不是借水来灭火,而是借个罩子把重要的东西一护住了其他的东西让坏人自己把自己烧得精光。一点便宜都不让别人占到,很典型的孩子的胸怀。而他又特别容易被激怒,在第十五回中唐僧激他,问他为什么自己说自己有降龙伏虎的本事现在却不能降了白龙。悟空“吃不得人急他”,“发起神威道:‘不要说,不要说!等我与他再见个上下!’”偏偏他又常常被骗。他被压了在五行山下也“只为那诳上的勾当,整受了这五百年的苦难”。这种童心最终是产生了一种悟空的“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第一回)的性格特点。其实这种性格是及其单一的对外物的反应模式,无论对方是否欺负了我,是否欺骗了我,我不恼不气,还要向对方赔罪。很多读者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可怜或者是一种宽容什么什么的,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分析是不对的。第一回中的悟空俨然是一个动物形象,完全没有办法去理解什么是欺骗或者宽容——也就是说,他选择了不思考。不论别人怎么对他,他的反应是单一的,绝对的,不需要思考的。我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消极的认知世界认知社会的方式,因为他不思考,所以一直没有办法识别人的心思。而他偏偏往往是处于与大多数人斗争的叛逆的位置,在天宫都毫不畏惧“挺身在旁,且不朝礼”(第四回),所以往往被骗往往在复杂的社会中处于劣势。

悟空的童心常常让读者感到一种单纯的欢喜,但是这种童心实际上就意味着悟空是很容易被骗的,这时他往往需要一个家长式的人物来引导,或者说是警示他不要上当受骗——这个角色就由唐僧来担当了。而唐僧这个角色的存在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猴王的童心的缺陷,虽然一开始《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一回中悟空就是被唐僧那“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欺骗了最后才戴上的紧箍儿。但是,后来唐僧的家长角色扮演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第十六回在读音院遇到老者,“三藏又问:‘老院主高寿几何?’老僧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行者听见道:‘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这里就体现除了行者自己一点都不懂得收敛,自己有什么底儿全部都一股脑儿让别人知道,全然不考虑别人会不会相信,还有说出来这事有没有什么好处,可不可能带来什么坏处。这时“三藏瞅了他一眼道:‘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那和尚便问:‘老爷,你有多少年纪了?’行者道;‘不敢说。’”这时唐僧就会跳出来说悟空两句,好在悟空总是很听话,叫他不要冲撞人他也就收敛了锋芒,不再多话。在第二十五回中孙行者的幼稚有一个集中的体现。孙悟空偷偷打了三个人参果吃了,那两个小童子来质问他们,因为出言不逊惹怒了行者,行者一怒之下“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可怜叶落桠开根出土,道人断绝草还丹!”他就是受了气忍不住,一个冲动就去吧人参树给毁了。但是唐僧又是怎么给他说的呢?他说:“徒弟息怒,我们是出家人,休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此处唐僧显然是比悟空理智很多,人参果吃了就吃了,吐也吐不出来,他拿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只用赔个礼,实际上是我们占尽了便宜啊——可是悟空却偏偏想不通,没有听唐僧的劝说,最后招致了很多的麻烦。

同时唐僧也为悟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富有童心的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几分钟热度,对于一个目标,悟空很可能会选择中途放弃,于是他就需要一个家长型的人物来不断地鞭策他提醒他自己的目标,激励他坚持下去。有例为证,第十五回中行者在骂了唐僧是“脓包”怪他太不济之后跑到菩萨那里扯住菩萨不放说:“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充分体现了悟空的孩子气。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唐僧的性格特征。一开始我们总会很讨厌唐僧的愚善,他不论对真正的人还是变成可怜人的妖精,都一视同仁的善良,都不杀——但再往深里想想,其实唐僧这种在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愚善起到的是一种象征作用。作者的目的在于用这种善恶不分的表现来象征唐僧具有一种极端的原则性,极端的对于目标的坚持。而悟空正是需要唐僧的这种特点来弥补自己的难以坚持。悟空的意志力并不强,他虽然在大方向上是愿意跟随唐僧到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面对困难,面对唐僧的误会时很容易选择半途而废,这样的意气用事会与他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而唐僧的存在可以不停地警醒他自己的目标是“向西向西向西”,不断让悟空坚定自己的西天取经的目标,从而达到弥补具有孩子性格的猴王可能半途放弃的缺憾,这也是作者的一个安排。

七、师徒冲突是全文线索

整个故事实际上是以这两师徒间的不断的冲突串联起来的。

对于悟空而言,由于悟空不知道人事,所以自己的想法相对简单。在两人刚刚结为师徒的时候,在蛇盘山白龙将唐僧的坐骑给吞了,师徒开始了一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对话。“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那唐僧一发现自己的坐骑被白龙吃掉了,就只会抱怨流泪,根本不是在想办法;悟空说自己去寻,又被他扯住说要保护唐僧自己的安危。我相信悟空那句“脓包”和“不济”绝对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又胆小怕事缺乏主见又要拖住有见识的人的后腿,两人的冲突在这里是第一次彻底地爆发,最后由于有神仙相助不了了之。同一回中还有两一次两人矛盾的体现,后来佛祖现身了,“慌得个三藏滚鞍下马,望空礼拜道:‘弟子肉眼凡胎,不识尊神尊面,望乞恕罪。烦转达菩萨,深蒙恩佑。’你看他只管朝天磕头,也不计其数,路旁边活活的笑倒个孙大圣,孜孜的喜坏个美猴王。”对于神佛,唐僧的敬畏不用我多加赘述,而悟空却有着一种天性的不信和反叛,对于神佛的教化,唐僧永远是先默念很多遍记得真真切切,毫不怀疑,更不去理解和深究;而悟空却总是一种怀疑和辩证的态度,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原则和思想价值体系。所以悟空对唐僧是嘲笑的态度,看不上他的填鸭式的接受教诲;而唐僧更是看不惯悟空的狂妄自大,悟空说“他还敢受我老孙之拜”,“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便罢了”时唐僧就恨恨地说他“不当人子!莫说这空头话!”(第十五回)。悟空看不惯的主要就是唐僧的怯懦怕事和迷信神佛。

而唐僧那里则相较更为复杂一些。首先是有上一段中提到的唐僧看不惯悟空在佛祖面前的狂妄自负。然后唐僧实际上有点把悟空看作工具的轻蔑的意思。比如说在第十六回中和尚问唐僧为什么要找这么个丑猴子当徒弟时,唐僧的回答是:“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多多少少显示出了一点唐僧的狡猾,他其实并不是不在意悟空长相凶恶给自己与人交流带来莫大的麻烦,而是因为行者神通广大,他想要利用他的能力帮助自己,很大程度上对于悟空的猴性有一种轻视。同时唐僧还有心机,孙行者在唐僧不断的催促下风风火火恐吓小和尚照看师父,自己腾空而去以后,三藏又去安慰他们说:“列位请起,不须恨了。这去寻着袈裟,万事皆休。但恐找寻不着,我那徒弟性子有些不好,汝等性命不知如何,恐一人不能脱也。”俨然将悟空脾气暴躁的原因全然归结于行者自己的性格特点,而没有说自己把行者催得都快疯了,还念紧箍咒来折磨行者快快找到袈裟。个 而行者对待唐僧却是不同的,同回中,行者要小沙弥好好照顾师父,一再叮嘱他们“‘看师父的,要怡颜悦色;养白马的,要水草调匀。假有一毫儿差了,照依这个样棍,与你们看看!’他掣出棍子,照那火烧的砖墙扑的一下,把那墙打得粉碎,又震倒了有七八层墙。”第一次去找妖精没有拿回袈裟,怕师父担心专门回来报信,然后询问小沙弥“若稍有些须不虞,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可曾有好茶饭与我师父吃?可曾有好草料喂马?”第十八回中悟空要离开师父去收拾猪八戒,走之前一定要“几个年高有德的老儿,陪我师父清坐闲叙,我好撇他而去”;第二十六回中也一再叮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很容易发现,悟空对师父是敬爱细心的,而唐僧对悟空却是不单纯的,有点功利的,而且常常偏袒善于逢迎的猪八戒。

类似的冲突和矛盾充斥着整部小说,唐僧和悟空之间的矛盾和磨合的过程其实也是故事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和取经等其他线索一起,让故事进行得更加流畅,让读者读来更加流畅,故事更有吸引力。

八、次要矛盾凸显主要矛盾

《西游记》中有几个主要的矛盾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自由与意义的矛盾;一个是民主与专制的矛盾。

关于自由与意义,其实不用我多说,这一点在悟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他不断追寻自由,他想上天入地,神通广大,想要长生不老摆脱宿命,甚至大闹天宫,想要做皇帝去!《西游记》最开头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在说孙悟空自己的自由的膨胀,他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不断升级,最终达到顶峰。这时作者就面临一个选择,是让猴王当玉帝还是把他压在五指山下——可是,就算他当上玉帝,那就是绝对的自由了吗?不,依然不是,人民的意愿会约束他,他还是没有办法为所欲为,否则就牺牲了广大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打个比方,我们小时候都想当校长管老师,但现在我们还想当吗,在我们发现校长依然被学生被家长约束之后?最终作者选择了让悟空被压在五行山,然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一种绝对的约束和管制。但是这种约束实际上象征着一种意义,一种象征着救人、佛道、仁爱的人生的意义,于是悟空对自由的追寻在唐僧的影响下转变成了对佛道和意义的追寻——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目标越高,阻力就越大,激发出的力量也就越强,最终获取的自由就更伟大更辉煌。唐僧一步一步引领了悟空的转变,他直接地帮助悟空找到了有意义的自由。

另一个就是对礼教和专制的叛逆了,也可是说是反映在了对佛道的反叛上。周先慎在作品《《亦真亦幻的孙悟空》中告诉我们,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已经开始发展了,这种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某些转变,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个人价值的发现,反对专制封建和虚伪的道学。这就是孙悟空狂傲的叛逆精神的由来。在作者笔下的佛教并不是善的,相反有些恶的意味。如来给菩萨能让悟空“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的紧箍儿来收服他(第八回);卷帘大将打碎了玻璃盏就要被打八百贬下界,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百余回(第八回);江流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说“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最后活剜刘洪心肝,缺乏仁爱宽容之心(附录);唐僧称赞伯钦杀虎却见不得杀“人”(第十三回);读音院270岁的高僧却做出放火杀人偷取袈裟的勾当(第十六回);悟能悟净被贬后甚至选择吃人(第十九回、第二十二回)等等。但这种叛逆精神毕竟是不彻底的。悟空闹天宫其实只是认为玉帝“甚不用贤”并没有想要废除玉帝这个职位。作者本身也并没有走出封建专制的误区。阎王等神仙夸赞唐太宗是“好一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后文又说唐太宗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全并送了很大一批嫁妆,说他是“好一个有道的君王!”后来菩萨要送给唐王一件袈裟唐王还不收,说“你原说袈裟五千两,锡杖二千两,你见朕要买,就不要钱,敢是说朕心倚恃君位,强要你的物件?更无此理。朕照你原价奉偿,却不可推避。”将唐太宗写得仁爱贤明通情达理,可以说这也是作者心中所想:期盼着一位贤明的君主,想要推翻的是昏庸的帝王而不是专制制度本身。这就是孙悟空所具有的妥协性的由来。

作者实际上是寄希望于一个像悟空那样的善于并且乐于战斗的英雄出世,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作者通过猴王与唐僧的聪明与愚昧,乐读与悲读,勇敢与怯懦等等的强烈对比,刻画出了美猴王这个丰富的人物形象,最终体现出了新兴的社会思潮与旧的宋明理学和佛道教义的激烈冲突,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对新兴思想与个人价值的关注。

于是悟空成为唐僧的徒弟这件事俨然成为了一种必然。我觉得很惋惜一开始活泼和童真的孙悟空最终变成了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社会关系的角色——我想很多读者想到这一点难免会叹息的。来看看:一开始叫嚣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泼猴,在第五十一回中说道:“打搅玉皇大帝,深为不便”,这说明他已经知道尊卑有别,知道维护领导的权威;后来对乌鸡国篡位的妖怪他说:“我把你大胆的泼怪!皇帝又许你做?”说明他在等级思想上有了根本的变化。黄眉怪变成如来的样子后,悟空喝道:“怎么加以佛名。败坏如来清德!”这和被压在五行山下心里愤愤不平的认为如来是骗了他才赢得赌局的孙行者完全不同了。再后来到了第八十六回,面对自称“南山大王”的的花豹子精时,他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什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爷一棒!”他这话说得大义凛然,讲述道理的方式也与一般儒生没什么差别——纲常思想已经深入悟空的内心了。

这一点确实让我们觉得可惜,但是实际上唐僧的坚定和“愚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悟空这个角色的升华,引领了他脱离幻想中的自由而向有意义的自由靠拢,最� 所以表面上看来完全是悟空在辅助唐僧,唐僧在拖累悟空,而事实上唐僧却帮助了悟空产生真正的精神的成长,成为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复杂的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