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小说主角朱楩沐春全文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小说《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最近非常火,这本小说的主角朱楩沐春人气很高,主要讲述了:这次丽江之行,朱楩在木家待了足足十几天。等他终于舍得回到大理城自己的王府时,李叔然收到消息直接堵上门来了。“王爷,您还舍得回来?”朱楩看着李叔然那一副不忿的模样,忍不住笑着说道:“老李啊,你可是知府,…

《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小说主角朱楩沐春全文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免费试读第49章

这次丽江之行,朱楩在木家待了足足十几天。

等他终于舍得回到大理城自己的王府时,李叔然收到消息直接堵上门来了。

“王爷,您还舍得回来?”

朱楩看着李叔然那一副不忿的模样,忍不住笑着说道:“老李啊,你可是知府,而不是泼妇怨妇。”

李叔然这个气,又忍不住低声问道:“您不是要去铲除那木氏土司一族吗?怎么跑到人家那里去做客了?而且我听说您还差点成了那木得的女婿?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楩直接扭头看向王福。

“不是我啊,我还没那么大嘴巴。而且我是一直跟随着殿下您的,哪里有机会去传谣。何况本来也不是谣言呢,”王福说到最后小声嘟囔了一句。

朱楩没好气的说道:“你们这些大嘴巴,早晚把你们的嘴缝起来。”

他已经看出那是美人计了,还会中计?

“不过老李啊,看你的意思,好像巴不得我把那木氏一族给灭了?”朱楩又转过身,看向面前的李叔然。

难道他们有什么过节?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多年以来,我可不止一次听说,那些该死的蛮子烧杀掳掠我们刚刚迁徙过来的汉家百姓。”

“多少人家跨越千山万水,还未来得及喘口气,甚至还没找到庇护所,就被夺去了生命,男子连妻儿都无法保护,如果是女人,下场会更加可悲。”

“虽然我没有亲眼所见,但是就在这大理城内,就有那些侥幸逃过一劫,或者遭受过摧残,已经家破人亡的可怜人。”

“殿下您说,我还能对他们有所好感不成?”李叔然越说越是激动。

常言道,鸟饿了就去啄食,野兽饿了就去掠夺。

所以这些土司,与草原上的鞑子,本没什么区别。

在过去的这里,讲究的一直都是丛林法则,优胜劣汰,自然法则。

即使在土司之间,那也一直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

何况朱楩之前不是还亲自去援助了云龙县,否则云龙县又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他不也是亲眼所见?

朱楩陷入沉思。

他知道,李叔然针对的未必就是木氏土司,而且类似这种大土司都有自己的土地与自治权,至少在明初,他们可不敢造乱。

所以都是那些小土司小部落,因为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会铤而走险。

说白了就是排外,也可以说出了自己的部落族群,他们不会把其他任何人当做是自己人。

朱楩也明白了,为何自己让李叔然安排居里屋那些人时,这个老小子会那么抗拒,简直是三番五次想要推脱。

“老李啊,我知道你爱民如子,也知道你是为了百姓。但是我亲自去过木家土司堡,接触过他们的态度。不论是他们的老土司官木得,还是即将继承位置的木初,都不会也不敢造乱反叛。”

“而且你真以为我傻吗?我可不会让他们一家坐大。说白了,老头子派我来,就是为了让我镇守这些土司,以及镇守边疆戍边守国的。”

“所以我可没有动他们家女儿一根手指头,也不会让他们的势力范围超过丽江周边。不止如此,有机会我还会把包括鹤庆县在内的,暂时由他们代管的地方全都收回来。”

那木得虽然和沐英是私下里商量过,才让沐英的开垦计划暂时搁置的。

却也可以看出,那些土民已经把那些地盘当做他们自己的领地了。

成何体统?

为了区区一个土司的继任仪式,还要担心土司人的情绪波动?

朱楩一脸严肃的对李叔然说道:“虽然我年龄不大,但是我的野心可是不小。现在只不过还有沐英大哥在那里,我没法大展手脚。否则总有一天,我连周围那些什么缅甸之类的国家也给收复了。”

“咳咳咳,”王福一阵咳嗽。

“就算你咳嗽,本王要干也就干了,你有意见?”朱楩斜眼看了过去。

王福叹了口气。

王爷哟,就算你用收复来形容,那也是对外出兵征战,这可不是您这位戍边藩王该做的事,已经僭越了。

再说了,你就这么直言不讳的嫌弃你口中的大哥西平侯沐英了吗?

就不怕被世子沐春听到?

朱楩大手一挥,颇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好了,总之这些事我都心中有数。还有老李啊,居里屋那一族人,你可不要苛待。既然我答应了他们,只要他们肯真心实意投降,我就不会亏待他们。其实这些土人之所以反复无常,都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先缓缓吧,等到来年开春,我打算由咱们官服衙门,甚至直接从我的府库出钱修建学堂校府,去教授所有孩子读书写字。哪怕没有多少高级文化,至少先把文盲率给普及一下。”

“等到那些土人的孩子也说汉语,写汉字读汉文。到那时,哪还有什么你我之分。杀是杀不完所有人的,但是可以同化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真正的兄弟姐妹。”

“所以你的任务很重要,不但要保证他们的吃喝用度,更要防止有人趁机寻衅滋事或者报仇雪恨。懂吗?”

朱楩语重心长的对李叔然说教着。

李叔然一阵心头恍惚,仿佛眼前站着的不是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而是一位老成持重的,真正能承担一省之地要务的藩王。

他甚至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的说道:“是老臣目光短浅了,没想到殿下有如此伟大计划,竟已经有了兵不血刃就能彻底收服所有土人部落的办法。而且殿下竟然不惜自掏腰包,要让云地百姓读书识字。此乃大善。”

要知道,在古代,百姓想要读书写字是很难的,因为送孩子去私塾的费用实在是太昂贵了,普通人家根本承受不起。

不仅如此,许多重要的文献和古书,那都是被承载了许多年的世家牢牢把控的,就算想读都没有机会读到。

这才是关键所在。

为什么古人对说书人叫做先生?就是因为说书人读书识字,有时候还会在说书的时候,为人讲解一下那段文字的意思。

甚至早在宋朝时期,就有说书这个职业了,也开始被称作为先生了。

连南宋时期的朱熹,也就是程朱理学那位‘朱’,也说过‘先生,首生也’。

还有唐代孔颖达提过‘先生,师也’。

所以说,先生的称呼自古就有了。

(这里主要是网上看到有人提到,看古人称呼先生觉得出戏,甚至以为是外国传进来的。所以多说了两句。)

小说《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试读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