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李清臣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8篇)

【简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臣文言文阅读答案(共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栊宝建”投稿本文!

李清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李清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于李清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其蠹民已甚 蠹:损害

B.是必大吾门 大:光大

C.而羌夷之患未弭 弭:顺从

D.夫可则因 因:沿袭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篇2:宋史之李清臣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宋史之李清臣传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乎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路金明砦主将张舆战没,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但所劾,及在尚书,但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但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节选自《宋史李清臣传》)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罩,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4.下面是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一个文段,对所给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A.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B.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C.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D.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与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不仅曾经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就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识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为官吏害民,老天发出的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者首先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公平正直地为他说话;面对鄜延路金明寨失陷要诛杀全军的情况,他也以理说事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和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2)尝为舒但所劾,及在尚书,但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参考答案

4.D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封德彝满面羞愧地离开。

5.A

6.C 后一个事例不是表现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

7.(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士的方法而士人不知道勉励(自己),撤销了掌管常平仓的官员而农民没有更加富裕。(复劝罢各1分,句意2分)

(2)李清臣曾经被舒但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但因为贪赃之名被治罪,李清臣独自辩护救助他。(为以申救各1分,句意2分)

篇3:《宋史·李清臣传》阅读附答案

李清臣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篇4:《宋史·李清臣传》阅读附答案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其蠹民已甚 蠹:损害

B.是必大吾门 大:光大

C.而羌夷之患未弭 弭:顺从

D.夫可则因 因:沿袭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参考答案:

4.C(弭:平息、消除)

5.A(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

6.C(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

7.(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

(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

参考译文: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

篇5:《宋史·李清臣传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清臣传(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者其蠹民已甚 蠹:损害 B.是必大吾门 大:光大

C.而羌夷之患未弭弭:顺从 D.夫可则因因:沿袭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试题答案:

4.C 【解析】弭:平息、消除。

5.A 【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

6.C 【解析】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

7.(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

(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

【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

篇6:朱买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朱买臣文言文阅读答案

朱买臣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报:回复。

B.女苦日久                女:通“汝”,你。

C.后买臣坐事免            坐:因犯……罪

D.买臣乞其夫钱            乞:求、讨

5.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朱买臣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3分)

A.①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   ② 担束薪,行且诵书

B.①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         ②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C.①少见其绶                      ②悉召见故人与饮食

D.①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②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买臣不管理产业,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因此很贫穷,但他喜欢读书,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自信。

B.朱买臣有文韬武略,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但他发迹之前却因穷困潦倒、常在太守府邸借住吃饭而受到会稽官吏的轻视。

C.公孙弘规劝汉武帝,认为筑朔方城会使中原疲敝,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D.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时,看见他从前的妻子与丈夫都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他们食物。

7.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5分)

(2)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 (5分)

答案

4.D  (乞:给予)

5.B  (A组①句说明朱买臣有才华,受皇帝赏识,②句是说朱买臣勤奋好学;B组都是说朱买臣为人宽厚,不计前嫌;C组①句表现朱买臣的少许自傲,②句体现了朱买臣懂得感恩;D组①句说明受皇帝赏识,②句表现朱买臣自信。)

6.C  (“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观点”错误)

7. 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中,怎能富贵!”    (“如”“等”“何”每点1分,大意2分)

②那位平素轻视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

(“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定语后置,“还”“实然”每点1分,大意2分)

篇7:君不侮臣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君不侮臣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赵简子上羊肠之阪①,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阪,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谓死而又死,君既已闻为人臣而侮其主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②,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③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注释】①阪:山坡,斜坡。②使:动词,充当使节。③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字。(4分)

(1)妻子又死 (2)若是谓死而又死( )

(3)为士大夫置酒( ) (4)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

小题2:与例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以虎会为上客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全石以为底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以伤先帝之明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简子曰:善。乃罢群臣不推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4:从选文中看,赵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古以来,君贵民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妻子儿女 (2)这样 (3)摆设 (4)受到侵犯,被侵犯

小题2:B

小题3:(1)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罢:停止)(2)观赏景物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弄清楚,但一定会根据实情处理。

小题4:善于纳谏,知错就改。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君敬臣,臣才愿意为君效命;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权威。)

小题1:试题分析:妻子在古代为双音节词,意思为妻子和儿女;是在此为指示代词,不能理解为判断动词;置在此为动词,意思是放置的意思;侵在此为被动用法,意思为被侵犯。

小题2:试题分析:A、认为,B、把,C、因为,D、导致。例句中以的意思为把。所以选B项。

小题3:试题分析:(1)善是好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罢是停止的意思;(2)览是观赏的'意思,得无----乎是固定词组,意思为莫非----吗?(3)狱是案件的意思,虽是虽然的意思,察是弄清楚的意思,以是根据的意思。除了注意这些重点字外,还要注意使句子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4:试题分析:从文中虎会对赵简子的劝说,赵简子的态度,可见其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明君。从中也能体现出我国在古代就讲究人人平等这一思想了。

篇8:宋清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宋清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宋清(10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①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②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售③,咸誉清。疾病疕疡④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⑤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注解】①居:储存。②优主:优待。③售:推行、施展,此指有效治疗。④疕痬(bǐ yng):头疮。⑤蚩妄人:傻瓜。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4分)

①辄易售,咸誉清( ) ②冀速已( )

③清不为辞( ) ④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皆乐然响应 B、未尝诣取直

C、清逐利以活妻子耳 D、疾病庀疡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12.你认为宋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参考答案:

9.①誉:称赞 ②已:痊愈 ③辞:推辞,拒绝 ④谬:错误

10.B

11.到了年终(宋清)估计不能收回(赊欠的'钱),就把欠单烧毁,最终不再提起。

12.善良、仁厚

【译文】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

市场上的一般人因为宋清的奇特,大家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有道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

★ 宋史·李清臣传原文及翻译

★ 《李贺作诗》文言文阅读答案

★ 文言文李穆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李将军》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 文言文《袁枚全集》阅读答案

★ 《岳阳楼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 《桑中生李》阅读及答案

★ 锄李锐阅读答案

★ 李仕鲁传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