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改进体育教学的五个坚持论文(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在此,感谢网友“kangxi0905639”投稿本文!
篇1:改进体育教学的五个坚持论文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又是其中薄弱的环节。如何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中必须解决的课题。运用“五个坚持”去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我想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途径。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和应用“五个坚持”,即“坚持教学大纲”、“坚持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坚持技能练习”、“坚持突出中心”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坚持贯彻执行教学大纲,认真作好课前准备
有人说:“小学体育教师是在上课铃响时才进场,35分钟晒太阳,最后五分钟便收场,体育这科最好教。”事实不然,要上好体育课,我认为体育教学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心血。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良好师德和仪表,必须有专业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必须经常学习教学大纲,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的教材以及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四备”、“三安排”、“二照顾”。
1、“四备”:即备器械、备场地、备学生、备教材。器械准备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已有的设备情况进行安排,器械不足的则分别安排近似的练习项目。除了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外,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均有限,场地安排要考虑到其他学科正常教学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其他老师场地使用情况。对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准备,要作充分评估学生的身心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考虑好处理方法。教材准备是课前准备中最基本的工作,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并突出每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基础。
2、“三安排”:即安排好一堂课的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在安排好的练习次数的同时,又要安排好练习的队形变换等。教学是一门艺术,体育教学则是这门艺术中具有特殊性的教学,合理安排好一堂课的开始、准备、教学、结束各部分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还必须合理安排好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时间的`比例,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后者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一堂体育课中的队形安排,往往是教学中容易疏忽的环节,但又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3、“二照顾”:即充分照顾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照顾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技术技能的综合练习,以突出基本部分的教学,这是针对教学对象所考虑的内容。体育教学强调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全面锻炼。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防止片面性,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二、坚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花大力气。体育教师应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有趣的活动中,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一般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动”的特点,小学生更是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穿插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或者一些竞争性强的项目等,这样可以收到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坚持教学的科学性
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阶段,各运动器官和功能都在不断的生长成熟过程中,因此,体育教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能够受到良好的锻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不能使学生运动量过大或是进入剧烈运动的时间过于仓促,以免伤及身体,即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认真考虑运动量是否恰当,身体各部分是否协调的发展,脉搏、肌肉、筋腱组织等是否张弛得当等。
另外紧张的高强度练习后,一定安排学生进行放松运动,以松弛学生的各个器官和肌肉。在放松运动中,以轻松悠扬的音乐伴着学生跳集体舞,学生既心情愉快,各肌肉组织也得到放松。这样的课,就具有科学性的练习课。
四、坚持加强技能的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而能否掌握正确技术,又是能否取得好学习成绩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学生突出素质练习的同时坚持技能的练习。
学生技能练习包括两层次,一是指学生技能提高所必须依赖的规律性,二是指教师根据这种规律去制定教学方法,两者有机地结合。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更重要的是第二层次。由于学校体育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技术项目和技术动作多,而体育课课时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求科学性和创造性。
如在立定跳远中身体腾空向前跃起是个关键,我便设计了一系列分解动作让学生去掌握,先立定丛跳,接着越过橡皮筋跳远,再越过二至三条横放的橡皮筋跳远。其中把关键的技术要领和动作难点分解成各种练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了动作的技术。这样技术的正确性便可靠得多,成绩也随之提高。
五、坚持课外训练以突出身体素质练习为中心
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何况学生之中身体条件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快慢也千差万别,因此,仅靠课时有限的体育课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在课外体育运动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要抓好素质的练习,才能弥补体育课的不足,也更是提高学生成绩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当然,这些训练必须有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在实践中深深地感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坚持抓好素质的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和成绩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充分运用“五个坚持”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对全面改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
2、《中国学校体育》(国家体育总局主办)
篇2: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论文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体育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合并和扩招的整体情况下,体育工作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故此,本文以河北地区各大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1、河北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就我国体育教学而言,自其发展以来,无论其遵循的教育理论,还是教学理论,都始终在凯夫体育的框架之下,基本上没有脱离过这一教育理论。虽然在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和教学理论,或是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引进和改良,但是整体上,我国的体育教学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没有十分明显的发展变化。我国高校体育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运动技术为教学重心,在偏重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效果的同时,过分重视体育技术、看轻体育理论。正因如此,才致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十分缓慢。
2、河北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中的存在问题
2.1、教材内容重复单一
尽管目前河北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已经增设了部分新兴项目,但是受学校环境以及各方面条件的影响,真正落实到课程实践的,少之又少。因此,目前河北高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仍是球类、武术、田径以及健美操等常规项目。而这些项目往往是学生从小到大都有接触的。也就是说,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也是以这些项目为主,这种单一重复的教材内容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抵触等不良情绪。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学整体的重视程度,还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的整体地位大幅度下降。
2.2、注入式教学模式仍然存在
仔细观察分析河北高校的体育教学,便可发现,注入式的教学模式至今为止还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之中。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过分重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看重学生的接受和练习过程。其二,整体过于看重技术教学,不重视理论教学。其三,普遍要求学生共性发展,制约学生个性发展。正因如此,河北地区的高校体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作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得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宗旨偏离正常轨道,发展成为一门“为技术而学”的错误导向型学科。
2.3、教师主导地位尚未改变
在河北地区的高校体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被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凸显,这使得高校学生在体育教学上完全丧失了能动性。另外,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已经凌驾于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之上,导致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变成了程序化、强制性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还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4、教学方法呆板
就目前来看,传统教学方法中,如示范讲解法、比赛竞技法等,仍旧是河北高校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的。这些方法被体育教师直接套用在教材上,即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依赖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这使得整个体育教学过分生硬,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和相关运动知识,还会严重打击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不显著。
2.5、评价手段落后
在河北高校体育的教学评价中,其评价手段过于落后。就评价指标而言,仍旧是传统的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体育能力。这种单一且落后的评价指标使得整个河北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移,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6、教学设备、器材滞后
作为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硬件设施,教学设备、教学器材等是体育教学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但是,现阶段河北高校中,关于体育方面的设备和器材严重滞后,不仅无法做到及时更新,甚至连部分基础的教学设备和器材都无法配备完整。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还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和进行。
3、河北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
3.1、优选教材
体育教材作为学科教学开展的重要工具,一定要最大程度地选择最好的教材进行教学实践。体育教学也不能例外,想要改善目前河北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优选体育教材。对此,教师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兴趣爱好等,选择版本较新且适合河北高校使用的优化材料,以此作为体育教学教材,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2、优化教师队伍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任教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故此,积极优化体育教师队伍,不断提升现有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是提升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高校管理中,学校可以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聘优秀的体育教师到校任职,为其提供高薪优待。这样,便可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3.3、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化的体育教学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进和创新,是推动和促进河北地区高校体育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河北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多媒体教学、社会活动教学、职业竞技比赛见习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开阔其认知领域,还能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中深刻理解并领悟体育运动的真谛。
3.4、凸显学生地位
在河北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主导地位的过分偏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严重忽略。对此,凸显学生学习主体的重要地位,是现阶段河北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工作。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做到将学习主权交予学生,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作为体育教学实践开展的基础和根本。
3.5、运用心理教育
由于现阶段河北高校大部分学生已经对体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厌烦、抵触心理,想要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解决学生这一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开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心理教育充分渗透于体育教育中,使得学生心理达到一个积极健康的状态,从而推动并促进体育的高效教学。
3.6、注重教学实效性
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时,为了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基础理论+文化讲座+体育欣赏和战术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和情操。同时,这一方法还充分保障了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3.7、加强课外拓展
从根本意义上讲,体育其实是一们涉猎很广的学科,要求教师和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当广泛。故此,想要真正意义上发展体育、提升其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切实加强课外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活动、观赏体育竞赛等,这些都是强化学生体育课外拓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4、结束语
通过分析河北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本文切实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体育教学开展和进行的方法与策略。相信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河北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一定能获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徐万彬.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5.
[2]王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优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10.
[3]霍行琪,张振芳,李秀娟.河北省普通高校排球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
[4]屈德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技信息,,22.
篇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策略论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策略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也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初始阶段。[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国家致力于课程改革,学校亦逐年优化教育系统,但是,无论从教学实践还是《标准》测试数据,均反映出学生体质、体能状况的下降,而且长期呈下降趋势。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优化校园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势在必行。
一、高职体育教学特点
高职体育教育以办学特色为导向,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尤为重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养成。以笔者学校为例,下设中医美容学院、医疗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等,共开设.40.余个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校女生居多,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远远滞后于男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倾向,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保健体育中的精髓,树立健康教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保健理论知识的中医美容、护理等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统医学与美容、护理等知识,并运用到平时的体育学习、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保健意识,还可在职业生涯中传承其健身、保健理念,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陈旧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对学生终身育意识、体育运动及参与能力、体育行为习惯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仍难以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2、课程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的生源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其参差不齐的生源在年龄、体质、文化素质、接受体育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基于体育教育主体的改变,学校应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调整。但当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再现型”的教育层面上,使得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3、教育重心未调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习得知识的一元垄断现状,学生越来越多的喜欢从课外,诸如:校园体育社团活动、体育期刊类杂志、校外体育俱乐部等涉猎相关知识。而现实情况是,学校一味的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忽视学生的课余体育动态,没有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引导,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4、教师的课外体育表现力不够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师的课余时间均被提升职称、科研创作所占用,极大的限制了体育教师的课余体育行为,也未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首先,要重视“学生主体观”,在课程设置、实施与组织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道德观和人格的养成;其次,在“健康第一”指导下推进教学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及健身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再次,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教学实践中注重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并重。笔者认为终身体育不仅是熟练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年龄的变化,其体育参与形式也趋于变化中,要求个体必须具有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护理专业和医疗美容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为长时间站立工作,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适宜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外,还应增加有关健身机理及疲劳消除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指导自己的体育参与。
2、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学校课程设置短期内的相对稳定,必然会产生部分学生体育需求不满足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教育背景、地域特色及个体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学习任务进行适度的调整。具体实践中,在入校初,对学生的基本体能状况进行测试,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评价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效果,根据这个结果综合学校的优势对后期的体育学习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让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适度的提高。
3、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课余体育运动形式对诸多的心理健康因子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标准》测试工作完成后,将工作的重心仅仅停留于对测试数据的上报,并没有深入关注学生体质动态。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学生的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适度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课余安排专人负责学生体育社团及体育锻炼指导,为学生的全面体育参与服务。
4、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体育课有效开展对学生自尊自信、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研究表明,[3]体育课的太极拳项目可以调节偏执和躯体化维度。[4]因此,学校体育除具备健身性外,还需具备娱乐性,如太极拳、柔力球、轮滑、网球、户外活动等,除适应学生娱乐需求外,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高职体育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身体的活动,必须要传播体育文化,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影响日趋扩大。为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体育知识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校园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规范也可以摒弃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为学生的体育求知把好质量关。
6、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体校园人应致力于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完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优化课堂实施、业余训练、课余体育参与、体育竞赛等教学组织与指导行为,也要关注校园体育氛围、体育形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跃的运动氛围,在外树立良好的校园体育形象,促进科学体育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服务。
四、结束语
当前高职体育教育应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改善学生体育参与和锻炼现状,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从规范化、标准化、普通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改革,高职体育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才能在高职教育中明确方向,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5.
[2]何秋华,刘夫力...课余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体育学刊,.9(5)59-61.
[3]白震,易春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体育学刊,.11(3)65-67.
[4]王磊.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6.
篇4: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
一、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
中学生获得的大部分新知识,是在从书本和课堂上。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程度影响巨大。大部分中学的体育课都是室外实践课,很少开设室内的理论教学。即使在特殊条件,如天气等原因不能进行室外实践课,老师在室内进行的体育理论课内容多停留在近期相关的体育竞技赛事的新闻以及相关运动员的介绍上。很少进行如何科学、健康以及有效的进行锻炼等方法的理论教学。从而导致中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足。
2、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当今社会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社会不断的进步事物不断的更新。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的教材上更新的速度较为缓慢。现在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陈旧,很多内容没有及时的更新。很多教材越来越趋向于竞技化,基础性普及型的东西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当今的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缺少兴趣,不愿意积极的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个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课程。大部分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沿用常规教学方法,过分的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遏制了学生们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学生出现运动能力下降现象
现如今的中学生中、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越来越忽视体育教学。学校和家长认为应该多把课程时间分给语、数、外,减少不重要课程的时间。因为不重视和课程时间的减少,加上其它课程的压力,学生用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的学生们就开始忽略体育锻炼,从而造成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不断的下降。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约75%的中学生缺乏日常的体育锻炼及相关体育锻炼的常识。
二、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所有的中学学校体育教学都会受到中、高考的影响,导致所有学校的体育课都不能得到保障,体育课的课表不光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还会受到其它主干课程的影响,尤其到了学期末,在期末考试的影响下,体育课就会成为语、数、外这些“列强”瓜分的目标。在部分学校还会出现毕业班不开设体育课的现象,学校任务中、高考又不考体育,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由于课程的不固定,学校对体育课呈现出全面的不重视,在相关的体育课程器材上投资力度不够,器材出现残缺不全,上课的场地出现年久失修的现象,现有的器材和场地缺乏科学的管理,寿命缩短。因为学校的`不重视,在体育教师的管理上与其他课程的老师比起来较松,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对体育教师的考评机制,体育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再培训。学校对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体育项目考核达标机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体育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大部分的中学都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体育课,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的增设带来了体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学校的相关投入并没有增加,体育教师缺乏继续培养,提高业务的机会,表现出业务能力落后。由于待遇较其他课程老师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很多体育教师选择兼职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缺乏敬业的精神,在日常的教学上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因为体育课在中学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体育教师普遍缺少成就感,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被激发起来。在部分学校中还存在着体育老师和普通课程老师不同工同酬的现象。
3、中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已不在是人们打发时间、进行娱乐消遣、促进友谊的方式之一。现在的中学生宁可在家上上网,打打游戏,也不愿意出去跑跑步,踢踢球。学生们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没有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习惯。
三、对策建议
1、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一些体育教师过于注重运动技术细节的教授,或强调体育中某些项目的重要性。而体育作为一种整体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既应当看到其增进学生体质健壮的特点,更应当发现其与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紧密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开放的姿态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充分带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性参与的意识。从而使学生从体育活动中锻炼合作意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
2、加大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运动中锻炼学生身体技能固然重要,但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体会体育精神、发扬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对学生成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学习与发扬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体育教师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促进自发学习与深入钻研,挖掘教学内容的深邃本质与其中所蕴含的体育知识,并开发良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成功地教学。其次,体育教师应当了解传授体育精神的深远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愿望,从而克服困难,提升自身适应能力与社交能力,懂得均衡竞争与合作,进而形成自主精神与独立人格。学校领导应当意识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促使未来人才的良好身体素质及精神面貌的形成。体育授课老师也应立足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钻研体育教学的教材,适应学生的年龄段及其特有心理特征,适度创新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领悟体育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伟教育目标。总之,体育教学应以全新的理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忠于体育事业,充分运用本学科的优势来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在的能力。
篇5: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与改进策略论文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与改进策略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始应用信息化教学,从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体育信息化教学,就是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等多种现代信息手段的支持下,对体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通过高效、智能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利用高速传输的网络媒介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体育信息传输到体育教育的前沿终端,完成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传递,从而达成体育教育的预期目标。
实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为现代体育教育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智能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学生创建自主搜索、分析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当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人员素质、基础建设和系统适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影响着信息化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延伸。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信息化教育意识淡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开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便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教学自身存在特殊性,不适宜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对于体育教学并不重要。
主观上的不重视,削弱了该教学模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很多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能够达到熟练使用设备或是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教师只占到高校体育教师总数的三成左右。甚至有接近半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达不到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场所和设备两部分。其中,场所主要包括信息化场馆、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设备则指的是上述场所中的多媒体、网络等硬件设施。具体至体育信息化教学,除了以上的硬件设施外,还应配套设有辅助体育教学的各类软件。但是,通过对全国多地的高校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上,至于建设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体育场馆和开发相关的体育教学软件方面,投入的力量则少之又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必将从根本上造成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制约。
(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狭窄。
当今高校中的体育信息化教学系统,其作用大都只停留在形式上。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会使用系统中的一些简单常规的功能,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放映、教学课件的播放展示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使体育教师们认为,这个系统仅仅起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辅助功能,甚至成为了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鸡肋一般的角色。这不仅造成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系统功能和角色的误读,更是对于现代化资源的浪费,引发了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困境。
二、若干改善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和问题,笔者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具体包括: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信息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高校的体育教师们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熟知各种运动技巧,更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常识等。新时期的体育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教师们也应该转变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教师从旁进行协调和指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是决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里的'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种基本要素。信息化素养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自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从而解决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人员素质方面的困境。具体说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得以实现。
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从信息化素养中所要求的知识、意识、能力、道德等要素进行培训,使教师们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对于本校体育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培训,使其带动和帮助其他教师学习提高,既能营造出整个教师队伍的学习氛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经费,提高培训效率。最后,为教师们提供实操演练的平台,通过硬件设施保障、组织交流竞赛等方式,使他们在培训后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复习巩固,以便熟练地应用到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增加信息技术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要想全面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校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针对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同步提高高校内信息化教学设施的配备水平。比如,一些高校中的电脑配置不高、网络连接不畅、多媒体设备落后,没有一个完备的体育信息资源平台,即使有再先进的软件资源,也无法发挥作用。反之,如果配备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但缺乏充实的体育教育软件资源,仍然会造成对于基础设施的浪费。因此,二者水平同步提高,相互匹配,才是基础设施发展的最佳状态。
第二,各高校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教学场地的投入。为实现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多元教学方式,教学场地便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田径场上。只有增加各种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场所,才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使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得以拥有适合的操作平台,发挥出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功能
高校中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不能只是将对它的应用停留在课件展示、视频观看等基础层面,而是应当对这个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化系统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第一,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通过充实信息化系统中的多媒体素材、优秀教学课件、经典教学案例、体育相关文献等内容,使整个体育教学信息化系统丰富完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方便快捷地找到各自所需的体育教学学习资源。让大家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教学期间,而是拓展到课后的任何时间段。这样一来,既给师生带来了便利,使他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建立起一定区域内高校,乃至多个区域间高校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无论是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资源、多媒体授课系统、网络远程教育,还是具有保障体育教学功能的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使整个区域、整个社会的高校体育教学互为补充、同步发展。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进行信息化监理和指标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各个高校均应当以本校的体育教学信息化设施建立情况、本校教师及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和实践状态等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以此制度中的要求为标准,定期对于本校信息化教学中的每个步骤环节进行评估和考核,并以评估考核的结果为量化依据,准确找到整个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在下一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改和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是新时期社会飞速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体育学习视野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化的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相关信息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同时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随时掌握各种体育知识与素材。通过广泛调查与工作实践,我们发现了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的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诸如教师信息化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困境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提升其信息化素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高效运用信息化系统,并借助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考核测评,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体系,用现代信息化的力量有效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敏。对无锡市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2)。
[2]董英辉。分析信息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策略[J]。教育探索,(18)。
[3]段宝斌,阎朝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体育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研究[J]。运动,2013(12)。
篇6:改进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文改进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文
一、前言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科学的开展体育教学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是影响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总体现状
教学内容是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的定位、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学的评价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也逐渐丰富和科学,研究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发现,传统的教学项目一直保留至今并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比如篮球、足球、田径、武术等等,而新兴的体育项目较少,比如健美操、街舞、跑酷、轮滑、体育舞蹈等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也很少,比如龙舟、舞龙舞狮等。纵观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以传统为主、以教师选择为主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创新程度不够,教学内容随着教育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不够,不能够满足当代小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求和学习心理。
三、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改进方法
(一)高度重视体育教学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度明显不够,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将小学体育教学提到关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做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才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基础。
(二)正确把握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状况
教育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业,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出台众多的政策对教育事业进行指导,为教育工作的指明了方向,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国家的重视程度更高,悉数我国关于小学教育的文件不难发现,小学教育是在国家的高度关注下发展的,同时也可发现,我国小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经过了多次的演变,每次教育改革都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学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改革势必还将继续。小学体育教学必须正确的把握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方向,必须密切的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在客观的认识、分析、理解教育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要以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这样才能够做到教学内容选择的正确性。
(三)紧密联系实际
紧密联系实际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在生理、新理等发面的发育尚未完全,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身体、心理等状况,将学生的实际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第一要素。其次,小学体育教学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小学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各种硬件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小学体育教学要结合区域实际,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的选额教学内容,比如地理位置处于山区的学校可以选择与爬山有关的内容,地理位置靠近水源的学校可以选择与游泳有关的教学内容。
(四)始终坚持去竞技化原则
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学生承受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能力较低,不能够进行大运动量的练习,而练习的强度也不能够太大,因此去竞技化原则是小学体育教学选择教学内容必须遵守的原则。所谓的.去竞技化就是指对竞技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和创编,降低练习的难度,减少学生承受的负荷,使学生可以参加并在其中获得益处。比如篮球教学中,降低练习的难度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投篮、运球等,而行进间上篮和战术等较为复杂的内容不作为教学内容。
(五)保持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小学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基本的体育技术和基本的体育技能。因此,纵然教学的内容经过千变万化,但是教育的功能不能丢弃。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原则,保持教学的功能,不能够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和为了学校教学的方便选择教育效果差的内容。
四、小结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不当之处,小学体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内容的选择,并在客观评定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从而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篇7: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论文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1.教学目标偏差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只重视阶段教育而忽视终身教育,脱离了学校体育的国家目标。而且缺乏明确的文字说明,对教学结果没有明确的说明,使师生双方不了解完成教学后,学生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缺乏指标性描述,没有制定完成教学任务的判断标准。这样就使教学目标失去了指导教学进程的作用。以足球理论教学为例,高校都把掌握足球基本理论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足球竞赛规则等作为教学目标提了出来。但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后是什么情况却说不清楚,这样就使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是用一两次课的时间将足球知识、竞赛规则、体育锻炼常识一讲,就结束了足球选项课的理论教学。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则因缺乏判断依据,教师对此亦无能为力。
2.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不配套。
高校足球教学内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各项足球技术。目的是通过使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足球各项技术,达到让学生投入到足球活动中,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然而将这种繁杂的足球技术直接拿来当作教学内容,不利于大学生对足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另外,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积极性不高。目前多数高校足球课教学内容专业性、竞技性较强,健身实效性不突出,教学内容的游戏性不够。足球课教学内容大都集中于基本技术,对于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足球游戏等内容涉及不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体系;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相脱离;知识陈旧,静止化,新知识难以诞生并进入课堂;迷信技能,没有创新,难以吸收新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方法方面
长期以来在高校足球公共课中大多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一锅粥”的方法,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缺乏创新动机,现行的教学监督与管理机制,又缺乏帮助教师产生动机的有效措施。当教师尝试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时,则又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便利的辅助配套服务。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法的丰富与丰满。教师为教学的方便,往往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需要,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一视同仁”,缺乏针对性,结果往往是基础差的得不到提高,基础好的原地止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足球选修课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改进现有的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制定出一种崭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足球教学现状的对策
1.完善足球教学方法
高校足球教学中,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提高其理性思考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印象,接着教师再来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或布置某一技术动作,由学生来当教师示范讲解给同学听。另一方面还要多安排各种活动性游戏和接近比赛条件的练习,提高学生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战中去,迅速提高其实战能力。在练习手段的运用上,也要尽量结合射门、对抗和比赛,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强纠错的能力。另外,每次课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比赛,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自身的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比赛形式,除了七人制比赛外,还可以多安排五对五的小场比赛、以及四门比赛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2.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足球公共课教学对象的特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综合下列因素:首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其动作结构和方法要相对简单,使学生易于掌握、运用、具是有实用价值。其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为今后的学习、提高素质、技术、技能打下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因此,需将球性练习、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脚背正面停球、原地顶球、运球技术、运过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综合练习作为足球技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对待,它们是学生掌握复杂技术的基础,也是运用频率最高的技术动作。要求基本掌握踢球、停球、运球、头顶球的技术;以抢截球和假动作为辅,删除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如铲球、倒勾、守门员技术等。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加以筛选的教学内容,有轻有重,轻重结合,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各层次的学生今后在足球运动、身体锻炼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除此以外,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介绍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比赛的组织、足球简史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等内容。
3.合理确定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为,选择一两项足球技术作为考试内容,依据学生在考试时运用这两项技术的情况,给学生相应的分数。再加上教师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形式给的印象分,两者相加就成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法过于简单,没有把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正确的评价方法应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随堂提问等。教学大纲要求的客观评价:包括大纲规定的技术考核,理论考核和裁判法考核及运用;主观评价:以足球比赛为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这样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出现在足球场上,真正为兴趣和健康锻炼,而不仅仅是为考核过关锻炼。
三、结语
高校公共足球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自由选择的发展空间,根据同学们的自身条件,确立学习与提高的目标,并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与相互评价中产生提高技巧的欲望,在主动锻炼中掌握健身方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德,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与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通过足球这一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快乐,获得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27.
[2](美)约翰·W·桑切克著.周冠英,王学成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3.
★ 五个坚持学习体会
★ 五个坚持心得体会
★ 五个坚持检查材料
★ 最新体育教学论文
★ 中班体育教学论文
★ 差异教学体育教学论文
★ 高职体育教学论文
★ 怎样写体育教学论文
★ 体育双语教学论文
★ 体育教学智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