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精彩6篇)

从小学作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如下是www.1mi.net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6篇小学作文教学案例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 篇一

作文指导课教案教案--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一、学习目标

(一) 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

引入:同学们,有位诗人说过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表现我们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们大家用生花的妙笔来描绘。今天我们就回忆一下写景作文的写法。

[板书]: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二、合作探究

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 .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午晚 ) 。

3 .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4、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

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抓特点,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写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等)

7、自由讨论交流:这按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又要抓住哪些特点?

8、分析: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这一定的顺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顺序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板书]:清楚

9、过渡回忆:除了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外,我们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哪些属于景物的特点呢?

[板书]: 颜色 形态

气味 声音

大小

10、讨论:在抓住景物特点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动

[板书]: 形象 具体

过渡:看来同学都有同样的感慨,为了解开同学们的写作疑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篇文章,听听作者是怎样描写雨中的泰山的。

三、品味鉴赏(听范文、受启示、解疑团)

1、听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写景的精彩片段,要求:边听边摘记一两句�

2、讨论范文:�

1、欣赏校园美景(播放校园风景画面),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绘校园美景,注意景物描写的顺序。

要求:结合画面,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绘。

3、讨论、分析、点评。

五、总结:

1、谈收获。

2、最后教师作结: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美、创造美,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我们美好的家园。

[总板书]:

多观察

按一定顺序 清楚

写景形态 颜色 比喻 生动

抓特点 气味 声音 拟人 形象

大小 夸张 具体

多积累

六、布置作文

写一篇关于名胜古迹美景的文章

要求:结构清晰,字迹工整;

能按一定顺序来写,并且能抓住景物的特点;

不少于550字。

小学作文教学案例 篇二

摘 要: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系统的综合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作文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砝码,同时也体现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70-01

小学阶段是夯实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根基是否牢固,扎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作文水平的高低。其中,写作是各种能力、行为、语言艺术的综合。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现实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令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到头疼,在中段解决了把句子写通顺后,进入高段,学生的作文成在的问题就是:写不生动,写不具体。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让学生的写作语言靓起来,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的作文教学,我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点肤浅的理解和认识说出来,希望对我的同行们有一点点帮助。

一、巧用修辞

小学阶段接触到的修辞基本有这几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以《快乐的回忆》这篇文章为例,让学生找一找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接着对比着读这些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老师读没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学生读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1、蝴蝶正在飞舞(老师读)——蝴蝶正展示它那优美的舞姿(学生读),2、太阳出来了(老师读)——太阳公公把乌云姑娘逼走了(学生读),3、小鸟在枝头叫(老师读)——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学生读),4、在校园里人很多(老师读)——在校园里,人山人海(学生读),5、排在后面的我心里七上八下(老师读)——排在后面的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学生读),6、只见他飞快地冲了出去(老师读)——只见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学生读),7、大家心里终于放心了(老师读)——悬在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稳稳地落地了(学生读)、、、、、、在对比着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用了修辞和没用修辞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修辞手法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要用得贴切、恰当。

二、善用好词佳句

善用好词佳句,让学生找出文章用了哪些好词佳句,读一读,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好在哪里,比如:

1、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秋高气爽”就高度概括了秋天的早晨的特点。

2、同学们个个屏息凝视,一刻也不敢疏忽,“屏息凝视”,生动地写出了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样子。

3、球在他的手里像孙悟空的金箍棒,掌控自如,“掌控自如”写出了他运球技术很高。

4、首当其冲的是我们六年级三个班的较量,“首当其冲”就是首先的意思,但比首先更生动。老师引导学生说说用上好词佳句后,能给文章增添色彩,使文章的表达效果更好,再让学生积累在自己的头脑中,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顺手拈来就可以用了。

三、用词精准

所谓用词精准,就是在作文中用词精练、准确。用词精准,能使文章的写作语言靓起来。例如:眼泪流了出来;眼泪滚了出来;眼泪奔出眼眶滑落了下来;眼泪配着一股酸酸的。味道奔出眼眶滑落了下来。就同样意思的四个不同的句子,用了不同的动词:流、滚、配、奔、滑落,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就能感觉到“滚”和“滑落”比“流”更精准。学生理解了用词精准,能使写作语言更美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用得精准的词语:1、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洋溢”就是充满的意思,通过换词语比较,哪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更好,学生一目了然。2、篮球在他的手里耍着小脾气,忽高忽低,甚至还溜到了她的身后,这仿佛是个不祥之兆。一个“耍”,一个“溜”,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的球技差。3、悬在大家心里的那块石头稳稳地落地了。“悬”就是“吊”、“挂”的意思,但通过比较“悬”更能表达出大家心里的担忧和紧张。

四、同一个意思要换用不同的字词和句子来表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有不同的韵味。比如:

(一)文章几处写到同学们跑得很快的句子。小作者是这样表达的:

1、只见他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

2、队员们飞快地冲了出去,争先恐后地跑着;

3、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面奔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句子表达,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二)文章在写心里着急时有这样的几个句子:

1、排在后面的我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我心里越发的焦急;

3、我心里的小兔早已开始咚咚地跳起来。

(三)文章在写“跑”这个动作时,用了不同的字来表述:

1、队员们飞快地冲了出去,争先恐后地跑着。

2、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面奔去。“冲、跑、奔”这三个不同的字,都表示跑的意思,但用了不同的字来表达。这一招主要就是避免文章语意重复、啰嗦,也能使文章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使用和没使用修辞,文章的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再加上好词佳句,用词精准,同一个意思换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更能使文章的表达效果锦上添花,能使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进行写作,让他们的写作更加灵动、自然、顺畅。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 篇三

通过座谈讨论、个别交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细致的调查:

1.作文起步训练不落实。

相当一部分学校虽然已经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在《课程表》中,每周安排了1节说话课,但实际的情形不容乐观:调查21个班级,18个班级开设了说话课,占85.7%,其中实际上说话课的班级只有5个,占23.8%。说话课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看图或观察事物)说话、写作能力。低年级不安排说话课,不系统不规范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让学生经历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怎能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呢?

2.作文训练低中不衔接。

从作文形式来看,三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要求偏高。调查发现,三年级84.4%的语文教师是直接命题让学生写作,32名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是先让学生写片断,再写短文,占9.4%。这样,由于低年级作文训练的“一传”不到位,三年级作文训练太“放手”,要求又偏高。因此,在低中衔接上形成较大的“坡度”,出现了断裂层。另外,教师平时对学生作文训练,不注意考虑学生的作文心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对作文就会感到是一个负担,从而渐渐变得害怕作文。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口头上说得多,公开课考虑得多,而日常教学研究得少,做得也不够。调查发现,我们有90%以上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重视讲表达,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办法,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及其他的一些写作技巧,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作文过程不科学。

学生一次作文大部分经历的是传统的“导、写、评、改”的过程。这样的'过程4个环节有3个被教师包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负担也很重,是不够科学的。即使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下,也还出现了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一是“导”的准备不足,方法欠佳,水平不高。二是重“改”轻“评”,费时多,收效微。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四

分数的意义是个古老的课题,当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时,教材说: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几次以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就不能用整数来表示;又例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苹果个数也不能用整数表示。在这种情景下,能够把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苹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用分数表示;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还能够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个班级的学生等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的分数中份数与具体个数易混淆。所以,总有很多数学教师以此为题材,去商讨,去实践,期望从中找出能让学生理解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近来,在学习了几位数学教师上的数学国标本第六册P64P65册《认识分数》后,越来越感觉到数学教学中少不了追问,愿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妈妈和四只小猴。

师:猴妈妈给四只小猴分一个西瓜,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师:猴妈妈还给四只小猴带来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桃子,每只小猴可分得几分之几?

生:四分之一。

师打开袋子,有8只桃子。

师:每只小猴可分得?

生:2个。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没有听到教师预期的答案,一时之间,教师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这能怪学生吗?早在第五册中,教材就是这样教的: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八分之二。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

教师本来设计的目的十分明确,除了能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外,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教师没有进一步的追问,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果教师在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可分得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时,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你连桃子的个数都不明白,就明白每只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学生必须会说:因为是平均分给四只小猴,这跟桃子的个数没有关系,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学生能说到这一步的话,我相信即使之后有个别学生说八分之二,2个桃子等,也能在多数同学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得到统一意见。

片段二:

师: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3枝。

师: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枝?

生:每人4枝。

师:把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

生:因为不明白盒里一共有几枝铅笔。

师:那么6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还能够用什么数表示?

生:12。

师:8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师:3枝能够用12表示,4枝也能够用12表示,为什么?

生:因为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师;对,要弄清楚12是谁的12,整体不一样,12所对应的量,也就不一样。

假如把100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够用12表示吗?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完全把知识内化。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师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追问有两种目的。第一种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追问的第二种目的是查明真伪。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学生是不懂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利用追问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学生完全问明白,让那些不懂的学生听明白。甚至有人说过:知识本身并不重要,经过数学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数学是理性的,教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不断追问着,学生理性的学习者,不断追寻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五

教学案例:“认识平面图形”

[背景分析]

数学是人类礼貌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我们有些学生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齐,这在必须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认识平面图形这一资料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的数学资料,都是来自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体,学生已有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透过观察、绘画图形,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直观地认识、辨认、区分这些图形的同时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美的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透过操作和观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在找一找、拼一拼、画一画各种图形,直观而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与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和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潜力。

4、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立体图形有必须的感性认识。

2、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上课一开始,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

师:小朋友们,这天早上的空气多新鲜呀。可爱的小鸡们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早早地起床,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寻找食物,瞧!他们找得多高兴啊!(多媒体动态演示)你们看,这幅图漂亮吗?

生:漂亮。

师:漂亮在哪里呢?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

生:因为它有很多种颜色:有绿色、红色……

生:因为它画了大树、房子、太阳……

生:它有很多种形状,有圆圈、有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很会欣赏画,老师也觉得漂亮,这些图画里头有我们的数学朋友,你们想明白它们的样貌和名字吗?

生:想。

二、动手操作,诱导美。

师:其实,小朋友的手也能够创造出这些美的图形,先请大家从学具袋里任意拿出一个正方体,把它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画一个图形,看看在你的笔下能够变什么样的图形?(边示范边说明)

(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此刻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从长方体的底面画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貌的呢?

生: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师:哦!你明白它叫正方形,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貌的图形是正方形呢?

生:四四方方的。

师:没错,正方形是四四方方的,但是还有一点这个小朋友没有说,正方形的四条边也都相等。我们就把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我们就叫正方形。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照片,我们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大家再拿出任意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也沿着底面画画看。

生:(第二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圆柱底面画出了图形?

生:圆柱能够画出一个圆圈。

师:圆柱画出了一个圆圈,你们同意吗?(同意)在数学课堂上我们不把这种图形叫做圆圈,我们有更好听的叫法,有谁明白吗?

生:圆形。

师:对了,像这样貌很圆滑,没有角的图形我们叫它圆形,你们记住了吗?(全班齐读:圆形)那长方体又画出了什么图形呢?

生1:我画出了一个长长的,方方的图形。

生2:我画出了正方形。

师:我们请这两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他们画出来的图形好吗?(好)你们看,他们画出的图形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长长方方的,一个是四四方方的。

师:为什么同样是长方体,他们画出的图形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样的长方体画出来的好吗?(请学生把运用的长方体拿上讲台展示)哦,小朋友们都看一下,原先这个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它的两头都是正方形的。这位小朋友真棒,找得太好了。那另外这个我们把它取名叫“长方形”,这就是它的照片,我们一齐来认一认吧。

生:(根据教师拿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和正方形说出名称,加强记忆)

师:接下来轮到球了,它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小朋友们想试试看吗?(想)

(第三次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得时候,你们发现什么困难没有?

生:球很难画,我画不出来。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朋友们用球来画图形很难画出来,所以此刻暂时球没有办法画出什么样的图形,但是等到高年级的时候,相信有小朋友能想出好办法画出来。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生:(根据教师指定的名称找对应的图形)

师: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用掌声给自己鼓鼓掌。(拿出三棱镜),沿着它的底面也可画出一个新的图形。(教师画)它就是你们熟悉的朋友DD三角形。

师总结:我们这天认识了四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四个好朋友和我们昨日认识的立体图形不一样,他们住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都是平面的。

三、合作交流,寻找美。

师:认识了这四个朋友,它们还委托老师另外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把这些智慧星送给认真动笔表现出色的孩子,你们商量商量要奖给谁?

生(兴奋地讨论着,给课堂气氛掀起一个高潮)

师: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已完成了,第二个任务就是帮它们找找生活中的朋友DD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图形,把你想到的找到的先告诉你身边的同学。(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帮老师来完成这个任务?

生:(争着抢着说,教师指导补充)课本的封面是长方形,饮料罐的上面和下面教师圆形、三角板的面是三角形,桌子的面是正方形……

师:我们重新再来看这幅图。(电脑逐一显示各种图形,学生说它们各自的名称。)

四、游戏巩固,创造美。

(1)找一找,练习一第3题。

(2)拼一拼,练习五第4题。

(3)引导学生用这四种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其他的,拼好的进行全班展示,并给矛奖励。

(4)画一画,用学过的这些图形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得漂亮得,老师给他签名,并送给一朵小红花。

五、课堂小结,表达美。

师:这天,你觉得我们的课堂美吗?美在哪里?

生:美,因为我们能够拼很多画也能够画出很多画。

师:这天小朋友拼出的画,画出的画很漂亮,很有创意,回家的作业就把你们的作品带给爸爸妈妈看,说给他们听,美在哪里。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DD以美激趣。

鲜艳美观的图案,简洁大方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活泼搞笑的故事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妙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情境:以“阳光明媚的早晨”画面导入,透过学生边观察边欣赏,“说说漂亮在哪里”,把冷冰冰的知识与美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之后让学生透过动手描一描,拼一拼,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知识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回归生活DD以美促智。

“平面图形”这部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具有必须的感性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合作、寻找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图形这一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和生活积累,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用心评价DD以美育德。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学生记忆犹新,激情高潮。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我承读了幼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掌声、小红花、智慧星等,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营造舒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作文教学案例 篇六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平时坚持写观察日记。

2、写作技能:掌握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有重点地写观察日记,并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板块一:读文说写

教学环节一:明确主题、导入教学

一、教学导入

故事引路

播放《海啸中的奇迹》,完成以下练习:

1、蒂丽凭什么说“海啸就要来了”?

2、� 特点:必须真实,不能虚构。

教学环节二:读文说写、技法点拨

环节过渡: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一篇观察日记呢?

一、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写好日记的基础哦!

怎么才能做到观察仔细呢?

(一)用好观察的六件法宝

观察法宝歌

我有六件宝,观察少不了。

眼睛看得明,耳朵听得清;

鼻子闻气味,嘴巴尝滋味;

双手摸一摸,大脑细思考。

用好六件宝,奥妙全知道!

要在观察中用好自己的法宝哦!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看:眼睛看到什么?

听:耳朵听到什么?

想:大脑里想到什么?

感:心里感到什么?

做:你有没有动作?

(二)观察的内容要广泛

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可以用六件法宝观察什么呢?

人:引起你注意的人。

事:任何地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

物:动物、植物、景物……

二、格式正确

写日记要有正确的格式哦!

日记的格式包含什么内容,分别写在日记本的什么位置呢?

读例文《观察日记——元旦联欢会》(教材第2页),思考回答:

1、教材中第一篇日记主要记了什么事?

元旦联欢会热闹的场面。

2、日记的正确格式是怎样的?

先写年月日,再写星期几,天气等。正文开头空两格。可以有标题。

3、请在习作手册上相应的位置记一记日记的格式位置。

三、抓住重点

选择印象最深的人、事、物写进日记。

想一想,说一说:

1、请把今天从起床到现在你做过的的事情按时间先后顺序说一说!

2、我们的日记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下来吗?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写进日记呢?

读例文《观察日记——小松鼠》(教材第3页),思考回答:

1、这篇日记写了什么内容?

2、小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把小松�

读读品品《观察日记——养鱼时的发现》(教材第4页),思考回答:

1、小作者在喂养小金鱼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小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教学环节三:知识小结,写作实践

一、知识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写作知识啊?这些知识,你都明白了吗?来念念写作知识歌诀吧——念念歌诀!

二、写作实践

我们来练习一下怎么写观察日记吧!

1、今天,我们主要经历了什么事?(来到文馨快乐习作天地学习)

2、你有什么见闻?认识了新朋友吗?学到了什么知识?

3、你对今天的经历有什么感受?(要说清理由哦!)

请把今天的经历整理成一篇日记,写进写作手册吧!

教学环节四:课后体验

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有意义的`人、事、物

作好记录:

1、什么时间、地点?你观察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人、事、物?

2、通过观察,你有什么感受?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哦!

板块二:读写拓展

教学环节一:知识回顾,明确主题

一、知识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主题的写作知识?

2、写好观察日记,应该注意什么要点?

二、小小展示台

师生共同点评上周学生习作成果,进一步体会知识要点。

三、明确主题

观察日记——根据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人、事、物,写出一篇观察日记。

1、叙事完整通顺。

2、描写生动具体。

3、感受深刻有理。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来学习一下吧!

教学环节二:阅读拓展

认真读短文《观察日记——我给妈妈剪指甲》,完成下列练习:

1、小作者是在什么时间、地点给妈妈剪指甲的?

2、小作者在帮妈妈剪指甲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观察发现到:“妈妈的手真粗糙啊!扎的我的手好痛。”用手触摸感受到的。“妈妈的指甲好硬啊!有时剪好几下都剪不动。”剪指甲时用力程度感觉出来的。“这使我想起了平时的妈妈……”用心体会到的。

3、小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4、你怎样评价这篇观察日记?

教学环节三:写作拓展

一、说一说,议一议

1、请把你在这个星期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人、事、物简要、有条理、语句通顺的说一说。要说清你的感受是什么?

2、大家议一议,同学发言达到我们的主题要求了吗?

二、请把自己的观察见闻整理成一篇观察日记,打好草稿,认真修改后,誊写到《成长文集》。

1、格式要正确。

2、叙事完整通顺。

3、描写生动具体。

4、感受深刻有理。

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并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