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毕业歌阅读答案最新10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峨眉山月歌》阅读答案 篇一(甲)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李白《峨眉山月歌》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②不见下渝州。
【注】①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②君:作者的友人。
9、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请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示例:秋夜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随波荡漾。
10、(甲)诗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妙。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答到拟人或想象1分,情感1分。)
(乙)诗见月怀人/借月抒情,抒发江行思友之情。(情景关系1分,情感1分。)
《明日歌》阅读答案 篇二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古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下面各句中不表判断的一句是
A.环滁皆山也 B.此大谬也
C.夫战,勇气也D.不做则安能会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④后生家每临事
A.①③B.③④C.①④ D.②③
3.下面句中的'“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B.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4.《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我不会做”。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请各位都来听我的《明日歌》吧!”
比喻因为循规蹈矩而误了事情。
【参考答案】
1.D
2.B
3.C
4.要珍惜时光,若一味拖沓迟延,将一事无成。
《峨眉山月歌》阅读答案 篇三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1.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练习二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1分)
(2)请描绘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3)结合诗句,分析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半轮。(1分)
(2)半轮秋月,倒映在平羌江水之中,(1分)随着江流,伴我到远方。(1分)
(3)从夜发下等词中,可见诗人的意气风发;(1分)从思可见诗人对家乡及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怀。(2分)
阅读练习三: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2:影入平羌江水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
2: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该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晴朗优美的。江中月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阅读练习四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参考答案
(1)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2)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对即可)
《湖州歌》阅读答案 篇四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0.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2分)
21.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3
分)
参考答案:
20.“望”字起统领全诗景物描写的作用。(仅答“统领全诗”亦可)(2分)
21.“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3分)
毕业歌阅读答案 篇五1、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2、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远方,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3、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4、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5、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像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6、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7、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将带我的朋友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才会拥有充满泰戈尔童话般色彩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选自2009年第1期《读者》,有删改)
19、文章开头写儿子在美国漫游,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分别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叙述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和“我”在北大荒这两件事,各侧重说明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6段画线的句子表达在了什么意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多处流露出了作者对“去远方”的情感态度,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反复强调的“年轻时就要去远方”
的观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9、在内容上告诉读者将要去远方独自旅行,在结构上点题,并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我”去远方的故事。
20、前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年轻时要敢于闯荡,后一个例子侧重于说明闯荡要付出代价,也会成为难忘的回忆。
21、年轻的时候尽管幼稚,但应该努力地拼搏,勇敢地去远方闯荡,去放飞心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年轻时敢拼搏,勇闯荡,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2、对儿子去远方是羡慕、支持;对中国留学生在西柏林是佩服他敢于拼搏;自己去北大荒是美好难忘的回忆。
23、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毕业歌阅读答案 篇六阅读下边诗歌,然后答题。
毕业歌
田汉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1)请为下面这句诗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出我们的国家正面临怎样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充分发挥想象,对“满耳是大众的嗟伤”这句诗作比较具体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两句诗是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解析:
(1)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祖国的领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国家民不聊生,正面临民族存亡之际。
(3)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抛下一颗颗炸弹,把大地炸出一个个坑坑洼洼,房子炸塌了,屋旁的树被炸烧起来了,地上到处是被炸得血肉模糊的中国人民。死里逃生的人民背着简单的包裹四处躲藏,到处都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4)这两句诗是说我们现在毕业了,学有所成,我们要用我们的所学回报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投身革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
(5)面对民族危亡,诗人向青年们吹响号角,激励和鞭策他们勇敢地投身抗战,献身祖国。
母亲教我歌 阅读答案 篇七母亲教我一首歌 阅读答案
①言传与身教似乎是两首听不够的歌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言传的方式是拿别人的事明理,母亲身教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两首歌的歌词一对唱,听起来言传的声音更响亮,其实心里都敬佩身教的力量。
② 母亲目不识丁,形象也不算美丽。不知为什么,她经常唤起我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仰望;母亲不会循循诱导,只欣赏事实,只相信勤劳这首生命的赞歌。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停地干活,凡是自己能干的从不求人。(a)忙忙碌碌一生简朴,即使在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她宁可舍掉金钱,也不浪费食物。小气的她经常惹我怪怨,她不解释,用沉默代表一种坚信。如今,暗暗回味才知道是自己的轻浮。
③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④(b)我发现她经常暗自流泪,一旦有人来访,马上会擦干眼泪,用笑容回敬对方,生怕自己的心事传染给别人。但影响我的是沉稳,不急躁,不亢不卑,用一双永不消闲的手在暗中传递一种力量。我们也在收敛自己的。行为模仿一种高尚,我们也在规劝别人提醒自己,可我们很难无视自己的存在,想尽办法体现一种能力,生怕别人忽视。这种有意表现与默默的习惯一对比,脆弱与坚韧不辩而知。
⑤她眼中的优秀子孙,不是天生聪明坐享其成,而是勤劳勇敢不怕流汗。她永远深信勤能补拙的常理。这些似乎我们都知道,为啥我们眼中的灿烂一种是财富一种是智慧,唯独要隐去勤劳善良这幅貌不惊人的风景?也许动与静,行与想永远要包裹人间的真伪,混淆天妒英才与我不逢时的无奈。当我们的人生感慨用血泪清洗时,不能不回望母亲那双从不疲倦的手还在耕作,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像一种无声的希望在祈祷。
⑥她用勤劳养育了一群子孙,用简朴与低调谱成世界上最美的歌谣。
⑦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不是她的错,没听到她有过任何的怨言,然而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看似举手之劳有点滑稽,细细一品,原来是感恩的情敬畏的魂留恋还在燃烧的生命。当一群子孙围绕着她称颂她的功绩时,她的笑容最美最甜,像个孩子,不知把那份激动分享给谁更满意。(c)然而苍老的皱纹里,还在卷曲所有儿女的心事,疲倦的双手还在修改动听的歌词。
⑧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只有汗颜,愧疚与无尽的悔恨。她不为金钱贪心,不为贫穷自卑,凭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给我留下三间草屋和一生勤俭持家的习惯,可是我不敢说她不富有,不敢说她不高尚。她的身教远远胜过书本里的豪言。
⑨这首歌也许唱了几百代,也许我们都在唱。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对此,谁能平静于心?我终于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勤劳这首一直传承的歌谣,是用血和泪凝聚成的财富,听懂它,就能享用一生荫及子孙,改写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魅力。
1.作者说“母亲教我一首歌”,请你阅读全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这首歌的主旋律。(3分)
2.文中第②段说“母亲目不识丁”,第⑦段说“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两处都强调了母亲没有文化,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4分)
⑴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⑵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4.文中三个划线的句子,都形象的表现了母亲的特点,请你选择一句作简要点评。(2分)
5.请联系上文,你认为文中的“我”和“母亲”两个人,谁更幸福?请你当一当他的代理发言人,以第一人称说说这种“幸福”的感受。(5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
1.勤劳
2.第②段说“母亲目不识丁”,是与下文母亲给我的影响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品德的高尚;第⑦段说“她没有念过一天书”,是为了突出“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以此表现母亲的感恩情怀。
3.⑴写出了母亲那种朴素的教育孩子的准则,对于吃的喝的,是有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孩子,但是决不允许孩子懒惰。 ⑵写出了当今社会,人们渐渐遗忘了勤劳,越来越多的追求各种物质享受。
4. (a)语言朴素却含有深情,“舍弃金钱”和“不浪费食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母亲简朴的特点和对事物的珍视。 (b)母亲在人前人后的快速转变,真实的再现了一个纯朴的中国妇女的形象,有苦有泪自己吞咽,绝不牵累他人,这是多么善良,多么坚强。 (c)语言生动形象,“皱纹”卷曲儿女的心事,“双手”修改“歌词”,表现了年迈的母亲依然为儿女操心,依然不放弃劳动。
5.示例1:我更幸福:仅有一个富裕的家庭而缺少母爱并不幸福,而我家境虽然普通但有一个勤劳、善解人意、为人师表的母亲而倍感幸福。 示例2:母亲更幸福:母亲一直以勤劳、俭朴、善良、坚强为幸福,因此她也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更有自己非常懂事、理解母爱、学业有成的孩子,做母亲的一定是最幸福的。
肖复兴毕业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八毕业歌
肖复兴
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有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白杨和其他树难比的。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说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有些吃惊。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的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展展的野性和那股苗条秀气的劲头都弱了几分。特别是树皮也没有北大荒的白,而且多了许多如白杨一样的疤痕,皮肤一下子粗糙了许多。加之枝条散落,压低了树干,便更少了白桦林应有的那种洁白如云的气势。
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总会想起秋天白桦的叶子一片金黄灿灿,像是把阳光都融化进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里似的。雪白的树干在一片金黄的对比中便显得越发美丽。到了大雪封林的时分,雪没了树干老深,像是高挑而秀气的一条条美腿穿上了雪白的高筒靴,洁白的树干静静的,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得益彰、仪态万千。开春,是我们最爱到白桦林去的季节,那时用小刀割开白桦林的树皮,会从里面滴下来白桦的汁液,露珠一样格外清凉、清新。什么时候林子里去,都能见到斑驳脱落的白桦树皮,纸一样的薄,但韧性很强,而且雪一样的白,用它们来做过年的贺卡最别致。只是那时我们谁也没想到。
后来看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他描写雪中的白桦林时忍不住问:“它们为什么不说话?是见到我害羞吗?”雪花落了下来,才仿佛听见簌簌声,似乎是它们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便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
并不是因为青春时节在北大荒,便对那里的一切涂抹上人为诗话的色彩。确实那里的白桦林与众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是苦楚而苍白的,但自然界却有意和我们作对比似的,那白桦林是那样的清新夺目,让我们感受到在艰辛之中诗意的生存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远去。
有些树木是难以入画的,尤其是油画。列维坦曾经画过一幅《白桦丛》的油画,画得很美,但不是北大荒的白桦林,是阿勒泰和哈纳斯的白桦林。因为画的枝干瘦小、枝叶低垂,没有北大荒那种高大、粗壮、枝叶钻天带给我们的野性,和那种树皮雪白的独特带给我们的清纯与回忆。
不知852农场那片白桦林现在怎样了。几年前我们农场七星河畔那片白桦林已经没有了,彻底的没有了。说是为了种地多挣钱,便都砍伐干净。那么大一片漂亮的白桦林。说没有就没有了。
问题一:
1.北大荒的白桦林“会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根据文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不 超过40字,4分)
答:
2.根据文意,分析文中划线处“诗意的生存”的含义。(不超过30字,4分)
答: -------------------------------------------------------
3.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那片独特的白桦林,正是有了白桦林,那片原野才生机无限,“苦楚而苍白”的生活才具有了“诗意的生存”的内涵。
B.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抒发了对北大荒的白桦林的欣赏和赞美,同时对那种“为了种地多挣钱”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C.文章对普列什文《林中水滴》以及列维坦油画《白桦丛》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更突出了北大荒白桦林的清新夺目。
D.文章标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不仅让读者联想到当年北大荒生活的“苦楚而苍白”,也使全文的基调充满了酸楚和伤感。
E.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极力渲染北大荒白桦林与众不同,在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反思中深化了主题。
阅读答案:
1北大荒白桦林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天然野性美;北大荒白桦林气质纯美,外形秀美。(分别对应“青春”“少女”回答,意思对即可)
2美好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观的精神生活(意思对即可)
3表达了对为了“物质的生存”而毁掉了“诗意的生存”的行为的无奈和伤感情怀。或者:(1)对美的轻易被毁的无奈。(2)给人生活信念的白桦林的被毁的感伤(惋惜)。
4B、D(B项“强烈谴责”错;D项“全文的基调充满了酸楚和伤感”错)
拓展阅读
毕业歌
田汉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1)请为下面这句诗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出我们的国家正面临怎样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充分发挥想象,对“满耳是大众的嗟伤”这句诗作比较具体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两句诗是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祖国的领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国家民不聊生,正面临民族存亡之际。
(3)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抛下一颗颗炸弹,把大地炸出一个个坑坑洼洼,房子炸塌了,屋旁的树被炸烧起来了,地上到处是被炸得血肉模糊的中国人民。死里逃生的人民背着简单的包裹四处躲藏,到处都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4)这两句诗是说我们现在毕业了,学有所成,我们要用我们的所学回报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投身革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
(5)面对民族危亡,诗人向青年们吹响号角,激励和鞭策他们勇敢地投身抗战,献身祖国。
毕业歌的阅读答案 篇九田汉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问题
(1)请为下面这句诗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出我们的'国家正面临怎样的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充分发挥想象,对“满耳是大众的嗟伤”这句诗作比较具体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这两句诗是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2)祖国的领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国家民不聊生,正面临民族存亡之际。
(3)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抛下一颗颗炸弹,把大地炸出一个个坑坑洼洼,房子炸塌了,屋旁的树被炸烧起来了,地上到处是被炸得血肉模糊的中国人民。死里逃生的人民背着简单的包裹四处躲藏,到处都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残垣断壁,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4)这两句诗是说我们现在毕业了,学有所成,我们要用我们的所学回报祖国,成为国家的栋梁,投身革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
(5)面对民族危亡,诗人向青年们吹响号角,激励和鞭策他们勇敢地投身抗战,献身祖国。
《毕业歌》肖复兴阅读答案 篇十《毕业歌》肖复兴阅读答案
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本文是肖复兴的《毕业歌》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可以提高阅读水平。
我见过的白桦林不多,以前只在北大荒我们的农场和852农场见过。我们农场那片白桦林靠近七星河边,852农场那片白桦林就在场部的边上,当初大概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片漂亮的白桦林,才会择地而栖将场部建在那里吧?在所有的树木中,白桦和白杨长得有些相像,但只要看白桦的树干亭亭玉立,树皮雪白如玉,一下子就把白杨比了下去。尤其是浩浩荡荡的白桦连成了一片林子,尤其是这两处白桦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那种天然野性的气势更是白杨和其他树难比的。白桦林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想起肃穆沉思的力量和寥廓霜天的境界。
在新疆。钻天的白杨到处可见,但白桦很少。所以,当到达阿勒泰,朋友说带我们看他们这里的桦林公园,我有些吃惊。但真正见到之后,第二天到哈纳斯湖旁看见白桦林,并没有一点惊奇。不是它们不美,是它们都无法和我在北大荒见过的白桦林相比。这里的白桦林大多长得有些矮,树干有些细,树冠又有些披头散发,没有北大荒的白桦林那样高耸入云,那种铺铺展展的野性和那股苗条秀气的劲头都弱了几分。特别是树皮也没有北大荒的白,而且多了许多如白杨一样的疤痕,皮肤一下子粗糙了许多。加之枝条散落,压低了树干,便更少了白桦林应有的那种洁白如云的气势。
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总会想起秋天白桦的叶子一片金黄灿灿,像是把阳光都融化进自己的每一片叶子里似的。雪白的树干在一片金黄的对比中便显得越发美丽。到了大雪封林的时分,雪没了树干老深,像是高挑而秀气的一条条美腿穿上了雪白的高筒靴,洁白的树干静静的,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得益彰、仪态万千。开春,是我们最爱到白桦林去的季节,那时用小刀割开白桦林的树皮,会从里面滴下来白桦的汁液,露珠一样格外清凉、清新。什么时候林子里去,都能见到斑驳脱落的白桦树皮,纸一样的薄,但韧性很强,而且雪一样的白,用它们来做过年的`贺卡最别致。只是那时我们谁也没想到。
后来看普列什文的《林中水滴》,他描写雪中的白桦林时忍不住问:“它们为什么不说话?是见到我害羞吗?”雪花落了下来,才仿佛听见簌簌声,似乎是它们奇异的身影在喁喁私语——便想起北大荒的白桦林。
并不是因为青春时节在北大荒,便对那里的一切涂抹上人为诗话的色彩。确实那里的白桦林与众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是苦楚而苍白的,但自然界却有意和我们作对比似的,那白桦林是那样的清新夺目,让我们感受到在艰辛之中诗意的生存并没有完全离我们远去。
有些树木是难以入画的,尤其是油画。列维坦曾经画过一幅《白桦丛》的油画,画得很美,但不是北大荒的白桦林,是阿勒泰和哈纳斯的白桦林。因为画的枝干瘦小、枝叶低垂,没有北大荒那种高大、粗壮、枝叶钻天带给我们的野性,和那种树皮雪白的独特带给我们的清纯与回忆。
不知852农场那片白桦林现在怎样了。几年前我们农场七星河畔那片白桦林已经没有了,彻底的没有了。说是为了种地多挣钱,便都砍伐干净。那么大一片漂亮的白桦林。说没有就没有了。
1.北大荒的白桦林“会让人想起青春,想起少女”,根据文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不 超过40字,4分)
答:
2.根据文意,分析文中划线处“诗意的生存”的含义。(不超过30字,4分)
答: -------------------------------------------------------
3.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那片独特的白桦林,正是有了白桦林,那片原野才生机无限,“苦楚而苍白”的生活才具有了“诗意的生存”的内涵。
B.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抒发了对北大荒的白桦林的欣赏和赞美,同时对那种“为了种地多挣钱”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
C.文章对普列什文《林中水滴》以及列维坦油画《白桦丛》的引用,给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更突出了北大荒白桦林的清新夺目。
D.文章标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不仅让读者联想到当年北大荒生活的“苦楚而苍白”,也使全文的基调充满了酸楚和伤感。
E.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极力渲染北大荒白桦林与众不同,在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反思中深化了主题。
阅读答案:
1北大荒白桦林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天然野性美;北大荒白桦林气质纯美,外形秀美。(分别对应“青春”“少女”回答,意思对即可)
2美好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观的精神生活(意思对即可)
3表达了对为了“物质的生存”而毁掉了“诗意的生存”的行为的无奈和伤感情怀。或者:(1)对美的轻易被毁的无奈。(2)给人生活信念的白桦林的被毁的感伤(惋惜)。
4B、D(B项“强烈谴责”错;D项“全文的基调充满了酸楚和伤感”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