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关键词:诗词赏析;清丽;厚重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79-02
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愁的诗句有许多,例如: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宋代贺铸《青玉案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
可唯独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写得有模有样,有动有静。遍观古今词,只有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堪敌;然又不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纷纷乱麻,有形而无意,有静而无动。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走进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丈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搜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殁于建康(今南京),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只身飘泊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今临海)和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愁苦中死去。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南渡前和南渡后。
南渡以前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我们可以通过她的两首诗来体会: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99年创作,时年16岁)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i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她的爱情起步甚高,一开始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渡前:词作描写时期生活――
闲愁、夫妻离愁――甜蜜的愁――清丽婉转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新的人格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南渡后:词作反映中晚年寡居飘零生活――
浓愁、多重愁――悲凉的愁――沉郁凄苦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一个代表作品,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经历国亡、家破、夫死、金石文物丢失的痛苦。
比较词人前后期“愁”之不同:
前: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
后: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家国之愁
经历了夫亡之悲、沦落之苦、国破之痛、金石文物丢失之恨,后期的愁显得更厚重。全词通感,撼人心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黄昏,”从诗词当中去解读这些意象:
“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大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所以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声声慢》叠词使用甚妙,作者在开头连用了七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作用:1.叠词的运用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美。2.摹声、摹色、摹状 ――生动形象,3.与作品感情相联系(吻合、奠定基调、渲染氛围、强化)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茅!洞实摹匪担骸傲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沈谦《填词杂说》说:“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阕,独不敢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笑。”
李清照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