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读】
季羡林为什么去德国留学呢?在德国季羡林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来看看!
1942年,季羡林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准备回国。但由于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承认汪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设在德国的使馆反而成了“非法机构”,而季羡林坚决不去汪伪政权使馆办理手续,所以回国之事只好耽搁下来。
当时德国纳粹政府为了战争,调集国内所有力量发展军备,并在民众间大征兵员。季羡林所在的哥廷根大学里的男生甚至教职员工几乎都被征兵征走了。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德国国内的物资储备日渐紧张。普通民众的物资供应越来越吃紧,先是肉类和奶制品的供应锐减,后来面包和土豆也限量供应。有时候为了买一个糊口的面包,季羡林要跑几个商店,排很长时间的队。买回来的面包里面掺了鱼粉,有一种腥味。有一次为了改善一下伙食,季羡林同一个德国青年骑自行车到乡下去,帮一个德国农民摘苹果,当了一天的工人。忙了一整天,得到了一篮子苹果和五六斤土豆。季羡林大喜过望,当即把所有的土豆都下锅煮了,煮熟以后就着仅存的白糖一口气全吃了下去,但却没有一点饱的感觉。
当时指导博士论文的西克教授年事已高,因为食物的缺乏,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季羡林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决心一定要给教授做什么。于是季羡林积攒了一个月,省下来一点奶油,又用奶油和别人换了鸡蛋、面粉和一斤白糖。季羡林兴冲冲地把这些原材料交给一家糕点店,做成蛋糕,亲自送到西克教授家里。当收到礼物时,教授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好不容易挨到战争结束,美军进入德国。由于中国属于盟军重要成员国之一,作为战胜国的留学生,季羡林受到了美军的优待,每天可以去美军驻扎处领新鲜牛肉和大米。季羡林把这些食物拿回住所,交给房东和西克教授,让身边的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季羡林在德国
《德国印象》2005年1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前有季羡林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更早在1991年就写出。2004年11月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德十年》。
一
在我的印象中,一谈到德国就想到杀人如草的希特勒和纳粹组织。然而通过季羡林先生的《德国印象》,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德国形象。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土地是多么美丽。如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想一想,我国现在的"卫生城市",有哪一个能够做到这样。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学术氛围是多么浓厚。季老的老师们,如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等这些人个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们的学风都是异常地认真、细致、谨严。他们写文章,都是再三斟酌,多方讨论,然后才发表”。季老选择的梵文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可是老师仍然认真严肃地讲课。在二战大轰炸中,季老还看到德国飞机制造之父、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教授,居然在炮火弥漫中仔细观察一段短墙,在研究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是怎样摧毁短墙的,听到他在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的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还有个地球物理学教授,当飞机轰炸,人们都往地下室跑的时候,他却急不可待从楼下往楼上跑,要观察实验室里无法看到的“全城震声冲天,动地山摇”的景象。德国学者们这种忠于科学、愿为科学而舍命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大学自由也是多么令人神往。“德国大学是绝对自由的。只要中学毕业,就可以愿意入哪个大学,就入哪个,不懂什么叫入学考试。入学以后,愿意入哪个系,就入哪个;愿意改系,随时可改;愿意选多少课,选什么课,悉听尊便;学文科的可以选医学、神学的课;也可以只选一门课,或者选十门八门。上课时,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走;迟到早退,完全自由。从来没有课堂考试”。“在德国,是教授说了算,什么院长、校长、部长都无权干预教授的决定。如果一个学生不想做论文,绝没有人强迫他。只要自己有钱,可以十年八年地念下去。” 如此的自由而又实事求是的学术生活,怎不令人神而往之。不过,德国大学的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可以轻易混文凭。有个女学生的论文,被教授当面摔到地上;读书很用功的章用,也因为论文通不过而多读了几年。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人民是多么勤劳、善良、纯朴和正直。季老的老师们个个都对他和蔼可爱,老教授们对他可以说是视如己出般爱护。他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则是对他关怀备至,象自己的母亲一样。她每天给他准备晚饭,给他打扫房间、洗衣服、洗床单、准备洗澡水、擦皮鞋、铺叠被子。他在生活方面的所有需要,她一手包下来了。季老写到的“迈耶的一家”中,很长一段时间,伊姆加德小姐帮他为博士论文打字,往往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在“表的喜剧”里,从那位修表的老头和他的太太身上,更可见德国人民的正直和善良。
二
通过阅读《德国印象》以及《牛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我感觉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十年之所以能够一方面在学业上卓有成就,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处处受到照顾,关键在于他在学业的追求上有着坚韧不拔、忘我奋斗的献身学术的意志力,关键在于他在为人处事上有着善良、纯朴、正直的谦谦君子般的人格魅力。
季老于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是优,印学、斯拉夫语言、英文也都是优。这一切成绩不是偶然的。“许许多多国民政府的大官,无不有子女或亲属在德国,而且几乎都聚集在柏林。因为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乐,既不用上学听课,也用不着说德国话……看一看一些'衙内'们那种狂妄自大、惟我独尊的神态,听一听他们谈话的内容:吃、喝、玩、乐等”。当许多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每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时候,季羡林却每天全力以赴致力于学业。季老一留德就开始注意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等自己要走的道路确定下来之后,尽管原定留德两年,他还是为参加博士考试而作准备。而后来博士毕业并当了教师,仍然每天吃过早点就去研究所,中午在外面简单吃饭之后还是回到研究所工作,直到晚上回家,每天生活极有规律。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袭和饿肚子的艰苦岁月里,他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也是坚持不懈。终于写出许多极有新的创见的学术论文,成果卓著。
同样让我们仰视钦佩、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那为人处事的原则。为什么瓦尔德施米特等德国的老师、女房东欧朴尔太太等德国的百姓对季羡林有着视如己出的深情厚谊?因为季老有着中国优秀知识份子那种特有的温良恭让的品格,有着正直无比的道德操守。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季老的人格魅力。季羡林用德文写博士论文,在送论文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样。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迈耶夫妇的大女儿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又有打字机,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季羡林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因为论文原稿改得太乱,而且论文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像天书一样。因此,伊姆加德小姐打字时,季羡林必须坐在旁边,以便咨询。这样往往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季羡林才摸黑回家。博士论文结束后四五年内,季羡林又写了许多论文,仍然是伊姆加德打字。一个是未嫁的活泼可爱的少女,一个是年轻有为的青年,长期的相处,两人都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季羡林却能够面对自己有着远在祖国的妻子儿女的现实,忍住了内心那份爱情的激流,不让它涌泻出来。这件事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先生》(张光?U著)里说,近年来,有人专程到哥廷根遍寻伊姆加德小姐的下落,最后终于找到了她。今天的伊姆加德小姐,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然而精神矍铄,风韵犹存。她终身未婚,独身至今,而那台老式的打字机依然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季老的学识和人品,那种在学术上孜孜不倦追求的作风和精神,那种在生活中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我所无限钦敬和景仰,是我永远的榜样和楷模。
三
《德国印象》全书语言朴素而又不乏智慧灵动,情绪真挚饱满感人。
读《德国印象》,使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掩卷长思,感触多多,意味深远。
或记叙,或评论,或抒情,跟随季老那诚挚朴实的叙说,我仿佛淌洋在德国异土他乡,进出于学术研究所。读《德国印象》,催人奋进,心中充满对自由学术殿堂的向往。
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读《德国印象》,倍感温馨,似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仁爱与厚德思想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