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枯竹阅读题答案最新6篇

如果阅读是为了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那就需要选择慢节奏的精读、研读。这里是一米范文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枯竹阅读题答案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阅读答案 篇一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露单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粱、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描写竹子倒映水中的情景,倒影与水波荡漾,泛起错杂的波光。

B.第二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在空地上的竹子绿叶婆婆,倩影斑驳。

C.“露华”,就是露花,即露珠。“华”通“花”。以露衬竹,间接写竹。

D.第四句意思是青苔接近竹根,表示笋已长成竹。竹根有似霜白的粉,故称霜根。

E.“香汗”“锦鳞”都运用了借代手法,前者借代辛勤劳动,后者借代鱼。

15.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6分)

答案: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竹》阅读答案 篇二

竹影

丰子恺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了,房间里还是坐不牢。太阳虽一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个人的注意,大家仰起头来向天空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是口里的热气吧?”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的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同声的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 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

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显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象脱了版的印刷。夜渐深了,华明就告辞。“明天白天来看这地上描着的影子,一定更好看。但希望天不要落雨,洗去了我们的‘墨竹’,大家明天会!”他说着就出去了。我们送他出门。

我回到堂前,看见中堂挂着的立轴——吴昌硕描的墨竹,似觉更有意味。那些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似乎都有意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有删节)

比较赏析:

《月迹》通过记叙几个山村小孩子在中秋之夜的寻月活动,表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文章将这种童心童趣描绘的饶有趣味。中秋之夜是赏月的最佳时节,孩子们盼着月亮早些出来,他们在奶奶的引导下赏月。这种“赏”不是静静地看,而是在院子中去寻找。他们觉得月亮长了腿儿,月亮还有一种气息,这时小孩子们独特的体验。更有趣的是他们在树下“争”起月亮来。月亮本在天上,不属于哪一个人,大人们肯定不会去“争”,而只有孩子们才会“争”,才会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你看,这种“争”月行为多么有趣!

不过最有趣的是在河边得到了月亮。他们沿着河沿跑,尤其是“我”两处看,两处跑,还看见弟弟妹妹的眼里有月亮。除了小孩子,谁会去注意“眼里”的月亮呢?他们因得到了月亮而满足,在沙滩上甜甜的睡。你看,这情景多么动人!

《竹影》描写孩子们在月夜描画竹叶投在地上的影子,真是恰当的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这同《月迹》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月夜,同样是孩子们。《竹影》里的弟弟竟然注意到“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一独特现象,并追问“这是什么道理?”这种现象只有小孩子们才会细心地关注,才会去追根究底。他们对这个问题没讨论清楚,就又把注意力、热情转向了别处,“在水门汀上热心的描写自己的影”。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并天性好动。你看,他们多么热心于“作画”!拿半寸长的铅笔或一把木炭就可以在水泥地上描竹叶,并为自己所描的画像哪幅真画而争论不休。你看,这多么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性格!这多有情趣!

训练题:

1、 本文主要是写月夜里孩子们的活动,为什么前面还要写太阳落山?

2、 在文中摘抄几句比喻句。

3、 你认为哪些句子描写得很细致?

4、 爸爸为什么不责备华明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

5、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沙造城堡,用雪堆雪人。想一想,你也在月夜做过什么游戏呢?能用一段话描述一下吗?

参考答案:1、为后面写月亮慢慢升起作铺垫。2、如: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 3、如: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的映入我们的眼中。 4、因为爸爸懂得保护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意近即可) 5、略

《竹》阅读答案 篇三

竹,是极平凡(www.1mi.net)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用“ ”给这个自然段划分层次

2.从( )这个词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段话属于______关系的自然段

3.作者从____ ____ ____ ____四个方面写了“竹子全身都是宝”

4.竹子之所以被列入岁寒三友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2不明白艾。可否说一下“______关系的自然段”此处填什么类的词语啊。就是从哪方面来回答,然后我再补充。OK?

3.建筑造纸原料、竹器材料、药用价值、食用功能。

注:之所以不填竹皮。一类,是因为提问的是“方面”而不是“部分”。若是提问“从那几个部分来。”的话,就要填竹皮、竹笋。

4.之所以。是因为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勇斗冰霜的无畏精神。

于严冬依然挺立,不畏风刀霜剑,勇于作与寒冷斗争的战士。在一片冰霜之中,自是英姿,使人折服于这份无畏与潇洒,还有对困难的态度——迎难而上。

1,从(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个词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段话属于竹子与人之间关系的自然段。

2,作者从竹竿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四个 方面写了“竹子全身都是宝”。

3,竹子之所以被列入岁寒三友是因为它具有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篇短文可分为四个层次,很清楚的,自己学着标。

《竹》阅读答案 篇四

1.竹子的形状:

竹子的品格:

2.第二自然段这段话用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

3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文中说:“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请说说作者笔下的竹子具有怎样的情操和美德。

答:作者笔下的竹子具有不染世俗,不畏艰险,脱俗高洁,谦逊的情操和美德。

2、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压在你头上僵石般的硬土。顶开这个词语的精妙之处?

答:“顶开”用了拟人,写出了竹笋巨大的力量和坚毅顽强的性格,从中体现出竹笋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竹》阅读答案 篇五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王禹偁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闲官。

阅读练习一

(1)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3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颈联拂和侵字在运用上的特点及表达效果。(5分)

阅读答案:

1.(1)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写出了竹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1分),表现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1分)

(2)拂和侵字都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1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2分)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种物我为友的意境。(2分))

2.①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②景行行止 ③汩余若将不及兮 ④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⑤小人穷斯滥矣 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⑦群山万壑赴荆门 ⑧虽九死其犹未悔

阅读练习二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3分)

参考答案:

(1)拂和侵。(1分)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1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2分)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答对三点才给1分)诗人托物言志,(1分)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1分)

阅读练习三

1.这首诗写出了官舍竹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本诗的尾联,有人说表明了作者内心的不满,也有人认为表达了作者的坚定的信念,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写出了官舍竹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特点。(3分)表达了作者对官舍竹的喜爱与欣赏,以及对这种清高自赏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与追寻。(2分)

2.示例一:尾联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表面上说明年即便是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不影响今年冬天在皑皑白雪之中看到青翠碧绿的官舍竹,(3分)实际上是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便是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也不会丧失自己的本性与品格。(3分)

示例二:尾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满。表面上说明年即便是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不影响今年冬天在皑皑白雪之中看到青翠碧绿的官舍竹,(3分)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清高自守却屡遭排挤的愤懑之情。(3分)

阅读练习四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就这一点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两个字都使用了拟人手法(1分)拂(轻轻吹过活擦过),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轻柔,含情脉脉;(2)侵,(超出行事的范围和限度),写出了竹子似乎不甘于旁观,似乎要支招、要参与到下棋中,(2分)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

(2)托物言志(1分),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2分),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2分)。

示例三:尾联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情感。表面上说明年即便是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不影响今年冬天在皑皑白雪之中看到青翠碧绿的官舍竹(2分)实际上是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便是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也不会丧失自己的。本性与品格。(2分)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内心不便明言的愤懑与不满清高自守,却屡遭排挤。(2分)

赏析

作者因谪居而倍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一日临窗而观,忽见一片透 明澄澈的碧色,带着丝丝凉意,仿佛要染绿人的鬓发须眉,作者顿觉耳目清爽,心旷神怡, 诗 意在心中荡漾。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了这首咏竹诗后,不禁联想起郑板桥的《竹石》。岁寒四友之一的竹,依依似君子,志在干青云,诗人看似在咏竹,实际上是在自咏。 诗人首先提出衙中的竹子究竟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回答,其实也不用回答,不是和自己一样喜欢竹子的人,不是和自己有相同命运的人,谁又会在这里种它呢?商州团练副使这个闲官,面对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而且峻节可临戎的数百竿竹子,怎不诗兴顿发呢?怎不抒发一下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那样感慨呢?

两联对仗和前一首一样工整。颔联写竹子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气节。颈联写竹子和自己一起弹琴、下棋。你看,它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你看,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你听,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你听,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你听,我正在和竹子说:诗书弹琴聊自娱,古来哲士能贫贱。特别是颈联写得有声有色,饶有雅趣,多有风韵,是这首诗最精彩的的一联,堪称名句。

尾联以想象作结。诗人有《雪夜看竹》诗云: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是对这一境界的最好注释。同时,尾联还表现出诗人和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一样的愤慨。

作者曾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他的作品看,并非虚言。

《竹》阅读答案 篇六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15分)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②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②摹(běng)茸:草木茂密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实践

B.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寻:寻找

C.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

D.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闻:使……听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由是筐篚者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咏物托意,理趣盎然。

B.第一段连用四个排比,从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以竹喻君子,物我之情交融。

C.第二段记叙了作者惜竹被严重破坏到精心疗治病竹的经过,为下文阐述“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张本。

D.文章末段,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从而揭示了文章希望统治者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写法上具有托兴幽远、寄慨遥深的特点。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竹 植 物 也 于 人 何 有 哉 以 其 有 似 于 贤 而人 爱 惜 之 封 植 之 况 其 真 贤 者 乎

1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

(2)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3分)

14.B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15.A/则:均为连词,表承接,就。B焉:上句,代词,它们;下句,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C其:上句为代词指物,它、竹子;下句表反问语气。D.来;因为

16.D 《养竹记》咏物托意,将喻体与主体并列,具有明白晓畅、主旨鲜明的特色

17.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8. (1)第二天,行走到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丛竹子。 (得分点一处1分:明日、履、于斯)

(2)(竹子)被俗人 看得低贱,砍削弃置到这等模样,但它的本性还在。(得分点一处1分:见贱、若是、犹存)

附文言翻译: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