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文学网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4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篇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炎热的夏日午后,蝉振动着它那薄薄的羽翼,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琴音从树林里发出,像长了翅膀一样,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古井边的林子里,也有蝉的鸣叫声,从村庄到庄稼地,到处都是蝉的声音。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它们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许多时候,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气味。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的虚假,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大概说的是蝉也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殊不知,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这本不足为奇,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

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他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只有花香鸟语,溪水叮咚,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气壮山河,激越豪迈。我听着鸟声、蝉鸣,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所净化。

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村庄的水塘干涸见底,没有了蛙鸣,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选自《华夏散文》2013年第8期)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

解析:首先阅读全文,整体把握。这是一篇咏物散文。先确定描写对象,本文作者描摹的对象是“蝉声”。作者借对回忆中的乡村蝉声的描写以及蝉声消失的现实的失落,表达了对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和批判。然后确定信息区间,找到对蝉声描写的段落,抓住特征,加以概括,不难找出蝉声的几方面特点。

答案:悠长而渺远;充满生机;不虚假;撩人心扉;激越豪迈,能净化人的心灵。

【技法指津】

写景状物散文常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其构成要素是景、物、情、思。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大体是这样的:写景散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咏物散文――感悟作者赋予物的象征意义和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写景状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而散文的 “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所以,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关键是抓住景物特征。

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呢?

1.找准形象:判断描写对象是景还是物。如果是景,究竟是自然山水还是人工场景,前者比如《荷塘月色》,后者比如《长城》;如果是物,究竟是特定物件,还是风俗民情,前者比如《白杨礼赞》,后者比如《安塞腰鼓》。在命题中,区分写景散文和咏物散文很重要,因为前者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阅读的重点是分析意境;后者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阅读重点是分析象征意义,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2.抓住角度:任何景物的描写都会有一个顺序。这取决于描写角度。最常见的角度有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时间角度,体现出时间顺序,比如一年之内的春夏秋冬,一天之内的白天黑夜变化。空间角度,既包括常见的从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等等,也包括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这就是常见的移步换景。描写角度,还包括景物的外在角度,比如形、声、色、味等方面;也可能包括内在角度,即景物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含的层次变化。

3.注意描写景物时作者采用的描写技巧。比如虚实结合、烘托渲染等等,再比如一些修辞手法。只有把握了这些,才算得上读懂了景物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命题中,经常把景物特征的考查和描法技巧的考查结合起来。

4.分析语境,概括特征。可以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或是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点的词。还可以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景物的特点。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国秋叶

薛尔康

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下,稠密如雨,稠密如雪。

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化。但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全不见枯槁的色泽,是秋天果实才有的颜色。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落叶飘摇而下,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显得安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国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在北京,我偏居于东面,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的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状如一把把小扇面,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街道地光叶净,显出深秋的萧索景象。

然而,落叶还在萧萧地下。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啁啾――落叶在叙说飞翔的欣悦。与其说飞翔,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得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的报酬。现在,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去做点什么了。于是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去装点大地,它们毫不理会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即便无风,树叶也会凋落,从空中直直地降落下来,如一枚沉静的果实,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没有风,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凋落下来呢?是凭自己的意志吗?我凝视着那一片片沉静地降落的树叶遐思。几个孩子在收集落叶,我也情不自禁捡起几片,叶柄柔软而呈青色,变了色的叶片依然光润水鲜,充满液汁,这是活的叶子,简直就在向你悄声细语说着一些什么。它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人世,大千世界上竟连植物也不愿使自己死得丑陋。

于是,就连许多绿叶也受了感染似的,纷纷离枝而下,加入同类的有韵的舞蹈。使我惊诧的是,在东郊公园内,池边垂柳尚在婆娑摇曳,满地却已压着一层青翠的落叶,如同绿色的积雪。这是大自然作做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那是白杨树的宽大的叶子。我伫立在厚厚的积叶上,向白杨树仰望:满冠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透出深沉的翠色。白杨树很早就开始凋落了,可是它的叶子将坚持到最后凋尽,即便最后凋落的树叶,也是绿色的。白杨树把深秋的空间,染得上下皆绿了。这位北国的伟男子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珍爱生命的翠色,于是造就了一种奇观。一位穿着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手持一束白杨树的落叶,在风旋起的绿色涡流中留影,留下这一独特的对于秋日的回忆。这确是一张富有意味的照片。要知道,只在北国才有这样的秋情。在北国,没有枯槁得干脆的落叶。

现在,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在我久居的温暖湿润的江南,树叶的凋零要蔓延秋冬两个季节,凋落得迟迟慢慢,显出极不情愿的情状,因而不见落叶稠密如雨的景象,落叶大都是死去的树叶,色彩也远不如北方的绚烂。而且,总有一些已干枯发硬的树叶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到开春叶柄下萌动新绿,才会被顶落下来。几片枯叶活画出秋冬肃杀的风景。

我爱秋叶甚于初春的新绿。

我爱北方的秋甚于南方的秋。

(选自《你的脸 我的脸》)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一反中国文化中的“悲秋”传统,通过描摹秋叶的美丽,表达了对秋叶的赞美之情。

B.通读全文,字里行间,我们能够读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落寞之情。

C.“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街道地光叶净”,委婉含蓄地批评了人类对自然美的破坏。

D.文中写到了孩子捡拾落叶和穿着鲜红衣裳的南方姑娘手拿落叶,都是为了烘托出落叶的美丽和鲜活。

E.作者把北方的落叶和南方的落叶进行比较,是为了突出北方秋叶“既遵从无情的时序,又珍爱生命的翠色”的特点。

2.文章标题为“北国秋叶”,为什么不用“北京秋叶”或者“首都秋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1)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北国秋叶的特点。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篇二

他的小说里有他的秘密武器,那就是他的村庄。正如他的同籍作家毕飞宇写的那样:地球上的王家庄。不同的是,毕飞宇用着俯视,或者眺望的目光。庞余亮的目光,则是平视、近视(他还真是一个近视眼!),甚或是仰视的,因为他常常要回到童年,用一个孩子的目光打量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乡邻和村庄。比如他会说“原先像巨伞一样的槐树已成了秃秃的树干了,像一只被切断了手指的残掌,想向天空中抓住什么”(《为小弟请安》)。他像一个深入采访的记者一样,脚步不停地行走在村庄的白天和黑夜里,像村庄的普通一员一样生活着,盼望着,窥探着村庄的秘密,疯的、病的、情欲、暴力……他似乎始终没有离开他的村庄,那弥漫着人畜粪便气味,充斥着脏话俚语的村庄。那大地上破败的、陈旧的却又是倔强的低矮建筑,他曾经呼吸其间,如今已成为故乡,或者异乡的茫茫所在。他对村庄的感情如此深厚,以至于在他写作城市题材的小说作品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让他的主人公们来自于村庄,总是租住着房子,总是无法在城市里安顿下来、生存下去。村庄像一个巨大而又隐秘的胎盘,至今仍将脐带连接在庞余亮的身上,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着养分。

他把村庄叙事作为一种小说策略,比如“我爹”、“我娘”的习惯诉说,比如“庞氏家族”、“二扁头”、“三歪子”在不同文本中的出现。庞余亮如同象棋盘上的帅、士一样,不要说过河跨界,就是区区田字格,也不会超越半步。在他的村庄里,他既受到某种“保护”,又对整个局势了如指掌。他以他自如,甚至有些恣肆的书写,再一次告诉人们,生活都是一样的,即使是最卑微的地方,同样埋藏着生活的宝藏。他可以不厌其烦地向你叙述一次真真假假的“闹亲”(《出嫁时你哭不哭》),丝毫不掩饰他对于那些红男绿女的喜爱。他一次又一次地带领读者去追逐一个疯掉了的父亲,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面对父亲那“硕大的令我们羞辱的鸡巴”(《追逐》),他那么忍心地让“甘蔗们走进了我们村的每一个人家”(《甘蔗》)。在庞余亮的笔下,村庄如此庞大、沉重、尖锐,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的远方矗立起来,使得天空的晚霞也惊慌不已地逃散开来。

我不知道在读者心中,有多少种村庄形象。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艰辛,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呼号,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式的岁月遥深,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优游,还是梭罗笔下瓦尔登湖的洁净、澄澈?反正,庞余亮用他密密麻麻的书写,覆盖了所有这些村庄意象。他带给我们的是这样一座村庄:价值永远被搁置着,因为生存是急迫的;尊严是有的,但这是怎样一种幽默、滑稽甚至可笑的尊严啊;梦想总是如同气球一样被吹满着,却又往往被现实之针刺个正着。甘蔗之甜,与人心之苦恰成对照。吸铁石再大,又如何吸得住这磁性全无、几近绝缘的生活?那游弋在冬季的巨大白鲸,到底吞噬了什么?臃肿的、气喘吁吁的、几乎看不见挪动的村庄啊。古老的道德尚未死去,新鲜的诱惑纷至沓来。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村庄无所谓悲剧,也无所谓喜剧。因为在村庄里,价值永远是扭曲的,像哈哈镜里的人像。村庄,似乎只是一场闹剧。

是谁在颠覆着村庄的诗意,是谁在戕害着我们的村庄?庞余亮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像那位经常打儿子耳光的父亲一样,把时而听见、时而失聪的儿子领到了我们身边。事情正如安徒生指出的那样,皇帝必须穿上新装,而孩子,也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出游的皇帝一无所有。所谓的作家,正可以分为两半,一半是皇帝,一半是孩子。皇帝也是孩子,因为皇帝知道自己身上一无所有,但他用孩子一般的想象力为自己披上了世界上最华美的衣裳;孩子也是皇帝,因为他像一个真正的君主那样勇敢,敢于说出谁也不敢说的事情。赤裸的村庄正在游行,一个孩子的声音在尖叫:一无所有的村庄!

在庞余亮的乡村教师系列散文中,那不时流露的忧伤,已然种下了庞余亮小说的火种。他诗歌中的陡峭与严峻,使我更加相信,对于他所挚爱的而又面目全非的生活,他一定不愿意保持沉默。他果真无法保持沉默!正如他在《甘蔗》中所写的,姐姐开蕙结婚的第二天,访亲的“六指头”就杀来了回马枪,他是如此地怒不可遏,以至于其他婶娘们“一个也跟不上那个六指头的步伐”。如梦初醒的生活啊,仅仅是一夜之间的生活啊,我们终究会像六指头一样恍然大悟。我们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种下了多少“甘蔗”啊!心知肚明的贿赂,顺水推舟的蝇头小利,不管它们是打着理想的旗号,还是以世俗的名义,都曾被“灶王爷”照单全收。在“甜”面前,我们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虚伪!庞余亮的村庄叙事有时候是如数家珍的,那仿佛是对村庄母亲的一种反哺。而有时候,他的叙事却是如此地自曝其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真是哀啊,你看,“爹一听,手中的锹一松,咧开嘴,竟嚎啕大哭起来”(《为小弟请安》),真是怒啊,你看,“尖叫像一条蛇一样窜出来,使我很像一个欲向人泼尿的男人”(《教兔子如何骂人》。

在短篇小说中,庞余亮总给我以阴郁、愤懑的感觉。但是在长篇小说《薄荷》中,作者则展示着他明朗、平静的一面。超长文本的写作,仿佛是庞余亮在用他独有的方式向写作致敬,也向生活致敬。作为一个作家,他熟悉他的主人公,熟悉过去的那个时代,因为,那本就是他自己的生活。那是一次冗长的综述。而且,村庄变大了,村庄叙事变成了小城镇叙事,村庄叙事有了某种参照,或者,某种障碍。尽管在本质上说,苏北的一个小城镇,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村庄,但是,情况有所不同,比如户口,在《薄荷》中,它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逻辑构成。村庄已然苏醒,睁开了迷茫的双眼。村庄中的人们蠢蠢欲动,在渴望着走出村庄,即使是一小步。有的人那般鲁莽,和新鲜的生活一拍即合,很快便大张旗鼓。有的人小心翼翼,如虾子一样伸出了触角,又急速地后退,自己惊吓了自己。生活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它甚至会让大多数的人失望。生活的残酷还在于它的默然无语。它不批评恶行,对善良也从不鼓励。它让你自己作出决定,然后,它裹挟着你,推动着你,迫使你鼓起勇气,迈步向前。

如果说,我在《薄荷》中看到了某种主体力量,那么,我相信庞余亮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绝望”,也同样建立在“希望”的基础之上。这才是他的使命之所在。最近几年,我看到他将笔触伸向了城市题材。比如《野猫》,比如《螃蟹记》,比如《陪竹美丽去天山》,还有这篇《梧桐》,他的城市叙事,几乎仍然同村庄叙事一样荒凉,他看到的是婚姻内部的空虚,是城市角落中的罪恶与龌龊,看到的是边缘人物的挣扎。那简直就是一曲城市版的卑微者之歌。是的,为卑微者而歌,而不是嘲讽他们,指责他们。生活是一样的,它是脆弱心灵与强大世界的一次遭遇。揭示尴尬,刻画困境,正是一个作家的良知所在。诗意的村庄,诗意的城市,简言之,诗意的家园正在离我们远去,又或者,诗意的家园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它仅仅留存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之中,留存在我们的自由想象之中。村庄是物质世界中的洼地、死海,却又是人性舞台上的高潮与巅峰!村庄就是村庄,即便她蓬头垢面,千疮百孔,但我们仍然要尊她为母亲,想方设法为她清洁容颜,安慰她的伤痛,让她平和,让她聪明,让她美丽!

一个作家、一个诗人总有他秘密的传承。在庞余亮的许多篇章中,我都听见了万卡式的自言自语,那是一粒孕育在西伯利亚寒风中的顽强种子。“俄罗斯是片广漠的平原,剽悍的人在它上面飞奔。”只有敏锐的人才能在贫瘠之中发现富有。在想象的空间里,做一个在场者,要比做一个旁观者让庞余亮自如得多。显然,生活的传承更为重要。想象仅是一对蜡翼,在一个写作者凭借着它们朝着灼热的生活奋飞的时候,蜡翼终会化去。写作者的双脚,终究必须坚实地站立在大地之上。我不愿意给庞余亮的小说贴上某种标签,比如乡土小说,比如知青小说,比如问题小说,比如伤痕小说。他在这些小说中取材,但他把他的起点远远地放在这些小说的起点前面。一个优秀的作家并非某一类人、某一群人的代言者。他应该像一把大锯,要通过它的不懈啮咬,让人们看到一棵大树全部的年轮。一个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像那些庸俗的漆匠一样,用艳丽的有色漆液将这个世界整体覆盖。他应该撕开各种各样的面膜,用真实覆盖虚伪。仅仅使用清漆,人性的清漆,将幻变的生活凝固,把永恒的欲望刷新,使我们看到人类生活的真正面目。

为此,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庞余亮。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篇三

阅读叙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以第二人称“你”来写的甚少,但第二人称好像是面对面的对话,较易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称“我”较常见,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起串联情节的作用,为线索人物。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使用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三、抓住线索,掌握布局

记叙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它可以是人、物、事、情、活动,也可以是某种行为、问题、认识,甚至是一句话。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因而理清线索,有利于掌握全文的布局。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

四、抓住特殊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叙事性散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特殊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描写能较好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等;抒情则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心;议论能直接点明或加深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五、研读重点段落

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六、透析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阅读训练一】

油桐花开时

龚文瑞

四月,又到了油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

我对于油桐花的印象,要追溯到25年前。1981年,我毕业分配在一个叫横溪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生活极为简朴、单调,教书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带色彩的生活内容。好在那时年轻,19岁的生命如花一般,从来就不缺乏美的创造。记忆中就是那三年的乡村生活,我学会了纵情山水,热爱自然。

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我的居室在一面山坡上,围墙外面是无数绵延不尽的群山,让我对“开门见山”这个成语格外有体验;山风终年不息,响如哨音,特别是冬天,风声简直可以用凄厉来形容。我的居室兼办公室,一张睡觉的木床,一张堆满教科书和作业簿的写字桌。那时,我还没有沉醉于文学创作。

一年十二个月里,我最喜欢的是四月。此时,春渐渐远去,大地浸染透了诗意――山水绿如蓝,花儿芬芳地开。我的窗外那片山坡上有许多油桐花在绽放。我始终相信,花是有情物,懂得爱人与被人爱,甚至会释放情感。让我纯洁的生命所爱的,不是来自异性的吸引,而是来自这校园的油桐花。每每在夜里,我的十平方米斗室里便溢满了油桐花的清香,微风吹过,花香荡漾,我在芬芳中沉醉至入梦。直到次日和煦的晨光穿过窗帘,将我年轻的脸照得灼热,我又在花香中醒来,感受着为我催眠的油桐花香,一个乡村教师粗粝的生活被温暖,我的心里好多回滋生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数年以后回到城里,从此远离乡野与山花,竟然不再喜欢微笑,甚至多了许多愁眉的时刻,清静时默想其中道理,是不是在太多欲望的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呢?又过了好多年,我重入江湖,以性灵之心走进乡野,并付诸文字,才将从年轻时便积蕴的那份山水之情尽情释放。

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油桐花香给我的幸福远不仅只有催眠作用,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记得那几年的每个油桐花开的季节,晚饭后,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踏着晚霞与学生或是同事们到横溪或桃江边散步去。穿过幽长而寂静的油桐林,静静地坐在岸畔,看日落西下,听斑鸠唱归,直到天幕落下。而这个过程中感觉最美的总是走过那长长的油桐林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呀!路径旁的一棵棵油桐树像张开的巨伞,绿色华盖上缀满了大朵大朵怒放的油桐花,灼灼的神态,灿烂的云霞,远远望去像一把把镶着绿边的碎花阳伞,在天穹下涌动着春浪,妩媚地摇荡着,让走近它的人心旌摇动,仿佛迎着长裙的艳妇似的,花未羞红人先心跳。待走到近处,但见一地落花,宛若铺了一张白色锦缎,若正好有微风掠过,花枝颤动,落英缤纷,瓣瓣花儿如音符从长号中泻出般纷纷坠地。

四月油桐花,还是我的文学的开始。记得一位学生为油桐花写了篇作文,送我阅读后,我尝试着修改了起来,修改至最后,竟全文重写了一回,甚至不惜指力用钢板刻印了数份,送给周围的同事欣赏。自然,那篇作文还算不上美文,甚至没有留存下来,但那毕竟是我的文学初恋,心底里是抹不去的。这份由油桐花及至文学的恋情,因为纯洁而美丽,因为美丽而隽永。十八年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书名就以《落英缤纷》为题。

(选自《2006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

探究练习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对25年前的乡村油桐花念念不忘?

2.第三段中的“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3.作者数年后回到城市为何不再喜欢微笑?

4.十八年后,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取名《落英缤纷》,这与油桐花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什么?

5.有人说第三段可以删去,因为这段与油桐花没有关联,你认为呢?

【阅读训练二】

秦淮河上寻桨声

龚文瑞

最早对秦淮河的认识,缘于杜牧的《泊秦淮》。在我的印象中,秦淮河与风月,与商女、人家、诗人是裹挟在一块的。

我想象的秦淮河,两岸的酒家肯定是要有的,软软的吴歌也肯定是要有的,即便是艳俗的女子也可以是有的,而每个酒家门前肯定也飘摇着一方旌旗或是几枚灯笼,打着诱人的“秦淮人家”字样,吸引着天下来客;临河的窗边最好有一扇窗开着,窗台上吊一盏小灯,供着一盆兰花或茶花,或倚着一个婉约的江南女子,如果没有女子倚窗,则要有吴歌从窗里飘逸出来,迷得游船上的才子、公子们船舱探头,引颈项觅美人。而秦淮河的水呢,必定是清澈见底,甚至可见鱼虾追逐,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粼光;天上有一轮孤月随着船走,船窗里有三两个知己男女,或抚琴或轻歌,或饮酒或品茗,或叙情或抒怀,尽说些风花雪月的事。如果是冬天则要有一炉暖炭煮着黄酒,如果是夏天则要有一把娟丝的扇摇着凉风,如果是春天就遐想“无风自婀娜”的王献之诗中的桃叶姑娘,如果是秋天就戏说来江南贡院考试的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

后来,我读大学时,读到了朱自清、俞平伯两位散文大师的同题美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秦淮河有了新的感悟。这时的秦淮河,已然没了六朝的历史古韵,但仍有商女的歌声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朱、俞是性情中人,更是道德中人,显然不适应这种缺乏情韵的歌声,他们宁愿在灯与月交融的秦淮河静静的一隅“静听那汩――汩的桨声”……于是,秦淮河的风月在我心中演变成了“汩――汩的桨声”。

2005年大雪的一天,我走近秦淮河。时值寒冬,却人流如织。秦淮河窄窄的,不过百米,两岸灯火如炬,迷离闪烁,旧唐诗流淌的风韵有些变味儿,感觉上更似一位珠光宝气的女子。这热烈的场景令我一时竟不能适应。我心想:秦准河可以有商女有人家,但秦淮河不应该是如许艳俗的呀!

显然,我要失望了。把秦淮河定格于美好想象的诗歌与传说中,只会是如同朱自清一样的结局了――“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21世纪的市场经济,商业运作于古文化,秦淮河的商味浓郁得像黏稠的蜜,现代、时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加之行色匆匆的人群、南腔北调的人语,蛊惑得秦淮河的清韵了无踪影。或许,秦淮河的唐诗宋词的妙韵全部回到诗卷中去,回到历史中去了。这日,天寒地冻,我四处寻觅也没有寻觅到曾经载过朱、俞的那种带桨的“七板子”船,因此,我放弃了船游的想法,我预见上了船去必定也感受不到杜牧的诗韵,感受不到朱、俞笔下的那感动人心的“汩汩的桨声”。

其实,浮躁的是人心。秦淮河始终是厚重的,她沉淀了层层叠叠的历史,流逝了年年岁岁的时光,而且,还将继续把历史沉淀,把时光溶解,直到永远。秦淮河始终是静谧的,她历经千秋岁月,早已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看惯了朝野更迭、聚合离散,看惯了春风杨柳、冰霜残梅。秦淮河始终是自然的,她为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奢侈,包容了过多的繁华,可这奢侈与繁华是人类给予她的呀,应该返朴的是人类,是搅了秦淮河清韵的人类。历史一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

对秦淮河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的心蓦地清明起来。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支灵魂之桨在游弋,发出“汩汩的桨声”……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探究练习

1.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前,对秦淮河构想了一幅怎样的优美图画?

2.作者读了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对秦淮河有哪些新的感悟?

3.作者走近秦淮河时,为什么会失望?

4.作者对眼前的秦淮河一度失望,但在第六段中又说“历史一页一页翻过,世事变迁,世事缤纷,灵魂属于自己,本就是走马观花的我们又何必向秦淮河寻求些什么呢?”你对作者这种心情是怎样理解的?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在没有看到秦淮河之前,对秦淮河的印象一直是神秘美好的。

B.作者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想象中的秦淮河,是为了和现实中的秦淮河作对比。

C.文章对现代人不爱惜人文环境、丢失古老文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D.秦淮河中“汩汩的桨声”是作家心灵中的一支歌,怀念“桨声”就是怀念秦淮河的历史。

6.第七段中说“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这是一种人生处世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生观?

参考答案

《散文阅读技法讲练之叙事性散文》

阅读训练一:

1.乡村油桐花丰富了作者当时孤寂单调的生活,给予了作者精神的慰藉,同时,作者还因油桐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怀。3.因为回到城市后,脱离了山山水水,没有了乡村的那份宁静和恬淡。或: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4.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作者对油桐花香的怀念,是油桐花让作者与文学结下深厚的情结。5.不可以,因为这段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阅读训练二:

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篇四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凸显读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好题。从命题内容看,沿袭了“生活语文”的思路,更好地体现了关注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理念。“带一本书去旅行”,以学生曾经或即将经历的暑假生活为情境,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由此树立“生活语文”的意识,感悟并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一,审题立意是关键。这道题审题不难,但要想写出佳作,审题立意依然是关键所在。文题中的“书”,应该是自己喜欢的书籍,是认真读过或期待阅读的书籍,因为提示语已作了暗示:“放下课本”“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书”片面地理解为课本,那写出来的文章便很难有新意。“旅行”,就是指走向某个具体的目的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亲身感受山水风光。当然也可以在离家不远的公园中寻觅春天的踪迹、秋日的灿烂,甚至可以写一次心灵之旅,把“旅行”喻为人生,把“书”喻为知识,带着一本书去旅行,在行走中发现美,在旅途中感悟美,在人生之路上历练与成长。总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应当是文章的主旨。

其二,拓宽选材空间。写这道题可以选用的素材很多,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美丽的校园、身边的公园、自家的小院都可成为笔下叙写的对象,只要我们表现出发现美的历程就可以了。但要想选用新颖独特的材料,就必须在选“书”上做些文章。因为带一本与众不同的好书,可以让我们的发现与观察更有厚度、广度、深度,更好地抒写对“读书”与“行路”的真实情感和思考。譬如,若带着《辛亥革命》去汉口旅行,带着《朝花夕拾》去一趟绍兴,带着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去游历梦中的古城,带着张晓风的《美丽的流域》到内蒙古旅行,带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去趟兵马俑或月儿泉,甚至带着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出国游历等,咀嚼文化的成果,品味艺术的盛筵,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美丽风景背后所蕴含的生命价值。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其三,谋篇布局巧安排。构思时,“书”可以成为全文的线索、点明主题的关键。“旅行”的目的是发现美、感受美,因此对“读书”与“行路”的过程要详细描写,切忌写成一篇流水账。“读书”与“行路”之间要衔接自然,这是表现“书”对心灵的引领与升华的关键所在。还可采用段落排比、小段剪辑、细节穿插、散点铺排等形式构思;运用悬念、抑扬等技巧,并以此对材料进行巧妙组接,让文章波澜起伏。

最后,扬长避短显个性。文题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旅行中的读书生活与收获,或对即将到来的暑假生活的憧憬;可以写成散文,运用夹叙夹议手法,展现我们对美的认识;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譬如带一本哲学书,写给你人生的启示,写你对读书和行路之间关系的思考。还可以用日记、书信等形式,写出自己对“读书”与“行路”关系的思考,感悟出那些被人忽视的美或者发现隐藏在美背后的令人深思的道理。

带一本书去旅行

一考生

脚蹬“安踏”,头戴遮阳帽,背起行囊,带着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骑一辆“老凤凰”,向乡村出发。

转过曲曲折折的道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呼吸着自由而清新的空气,拥抱着绿色的大地。

初三的时间走得太过匆忙,总喜欢这样停下自己的脚步,给心情放个假,算是一场心灵旅行吧。

“老凤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缓缓前行,路旁参差不齐的树木苍翠欲滴,以自己的方式生长着,阳光投下的绿荫铺满了整个小路。树上偶尔传来无名鸟儿的鸣叫声,那声音像山涧的清泉汩汩流过幽深的山谷,像淅淅沥沥的雨丝轻轻落在黛黑的砖瓦上。这是来自心灵对快乐的追求,这是来自灵魂对自己的坚守,方会唱出如此美好的歌声吧!田野里茁壮生长的庄稼,在蓝天、白云、黑壤的衬托下,色彩相间、层次分明,仿佛是大地孕育的精灵,载着沉甸甸的喜悦,空气中飘荡的是那种满足的味道。我感叹大自然这无限魅力,它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身心疲惫不堪的时刻,找到了一个给心情放假的地方,痛并快乐着。

路向远方延伸,车轮滚向前方,我累了。停下“老凤凰”,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柔软的草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后背,我静静地闭上眼睛,野花的幽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微风吹来,像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似的。我从包里取出那本《痛并快乐着》,倚着树坐下,淡淡的墨香在空气里弥漫。虽然《痛并快乐着》已看了十多遍,但我还想看,特别是独自乡村旅行时,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书,更能感悟到平淡中透着人生的哲理。

平日里戴着世俗的面具,紧闭心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躲避现实,而是寻找生活的答案,为了追寻真实的自我,回到生命最初的美好。这里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都以自然的状态生长着,让我回到了生命初始的时候,找到了生命的本真。在这里,我的心永远那么平静而真诚,我渐渐感悟到每一种人生都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都是一种心灵的交融。

纸页在指缝间翻转,从清晨到黄昏,整理行装该回家了。远方传来厚重的歌声,一个老汉一头牛由远而近,歌声里没有对生活的抱怨,也没有对贫穷的哀叹,只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他一定和我一样得到心灵的洗礼,痛并快乐着。

夕阳的余辉照在返回的小路上,洒在我的脸上,也洒在《痛并快乐着》上。带一本书去旅行,温馨而美好……

【亮点品味】

本文作者带着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到乡村去旅行,拥抱自然,回归绿色,痛并快乐着,从这一角度切入,选材新颖而独特。作者追求的是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中心明确而深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手法,花较多笔墨写了乡村小路、田野之美景,描写了“我”读书的情态与心情的变化,令人称妙;叙写乡村旅行的途中,用简短的议论反复点题,加之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情和意,使文章文采飞扬,感染力极强。

带一本书去旅行

一考生

曾不止一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书名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开始了我的西行之旅。旅行很快乐,我看见了尘封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了大漠深处的月儿泉。我快乐,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快乐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俑对话,我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儿泉窃语,我感到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埋没的恐惧。

我惊异,用心灵去旅游,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品出一丝哀伤!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秋雨先生的著作,便越发地了解了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乐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领悟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展开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不停地行走于西行旅途中,带着《文化苦旅》边行边思: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是苦的,但他的心灵旅行是有成的,因为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达到人生的目标的道理;东坡先生的石钟山之行也是苦的,但他的心灵之旅也是充实的,因为他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乐,又疲劳。不过,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起《文化苦旅》时,旅途的疲惫渐已消失;读起《文化苦旅》时,孤独的感觉慢慢远去;读起《文化苦旅》时,更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我的心灵随着《文化苦旅》而置于阳光下,褪下了阴霾,换上了温暖与明亮。我的心灵来到了阳光下、大漠上,充满了希望,满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灵旅行中,终于找到了一边行走一边读书的轻松,终于悟出了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让人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道理。

带一本书去旅行,尽管是“苦旅”,但又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一大乐事……

【亮点品味】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是内容厚实、立意深刻,以《文化苦旅》为全文的线索,思路清晰,构思精巧。作者由对《文化苦旅》的“苦”起疑,继而惊异先生“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品出一丝哀伤”,明白先生的成就正在于他“心灵的苦旅”。由“我”带着《文化苦旅》“旅行很快乐”,也“十分疲劳”,继而“边行边思”,联想到古人也常在艰苦的旅行之后,“心灵旅行是有成的”,从而悟出“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让人“接近思想的天堂”的道理。文章写得含蓄而富有哲理,表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思想的深刻,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相关推荐